老年心力衰竭..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症,通常,这种损害源于收缩功能不全。所以心力衰竭多以心输出量降低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心室射血量降低主要临床表现为一个大的,扩张的心脏和降低的射血分数,较为少见的是舒张功能不全。其心室充盈不足源于室壁顺应性降低、但多数不扩大。心脏射血分数异常。 通常,泵作用的丧失是导致心脏疾息的原因。心力衰竭这个词是指心脏活动的突然及完全的终止。然而,在实№上心脏活动并未突然停止。心脏衰竭是缓慢发生常超过数年,即是心脏不能有效地工作。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病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病情,而心脏已开始衰退,症状已出现多年。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心脏丧失的泵血能力的多少。 几乎每一个人,当他(或她)老年后,都会丧失一些泵血功能。然而,心力衰竭病人则丧失更多。而且由心脏病发作或其它疾病可损害心脏。 病情的严重性决定其对病人生活的影响。一方面,轻度心衰可能影响很小,反之严重的心衰会干扰病人日常的活动并可能是致命的。在这两者之间的病人,治疗常有助其获得生活质量的改善。然而,多种状态的心力衰竭,即便是最轻的一种也是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必须予以治疗。症状体征 (一) 左心衰竭 1、症状 (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较早出现的主要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常见发生在重体力活动时,休息时可自行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发作。病人突然醒来,感到严重的窒息感到和恐怖感,并迅速坐起,需30min或更长时间后方缓解,通常伴有两肺哮啼音,神经张力增高,肺小支气管痉挛及卧位时隔肌抬高,肺活量减少等因素有关。卧位时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常在卧位1—2min出现,须把枕头抬高,卧位时回心血量增加,左心衰竭使作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从而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进一步升高,引起间质性肺水肿,降低肺顺应性,增加呼吸阻力而加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是心源性哮喘的进一步发展。 (2)咳嗽、咳痰和咯血:咳嗽是较早发生的症状,常发生在夜间,坐位或立位时咳嗽可减轻或停止。痰通常为浆液性,呈白色泡沫状,有时痰内带血丝,如肺毛细血管压很高,或有肺水肿时,血浆外渗进人肺泡,可有粉红色泡沫样痰。 (3)体力下降、乏力和虚弱:它们是几乎所有心衰患者都有的症状,最常见原因是肺瘀血后发生呼吸困难,以及运动后心排血量不能正常增加,心排血量降低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有关。老年人可出现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幻觉等精神症状,动脉压一般正常,但脉压减少。 (4)泌尿系统症状:左心衰竭血流再分配时,早期出现夜尿增多。严重左心衰竭时心排血量重度下降。肾血流减少而出现少尿,或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并有肾功不全的相应表现。 2、特征 左心衰竭的特征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特征:活动后呼吸困难,重症出现发绀、黄疸、颧部潮红、脉压减少、动脉收缩压下降、脉快。外周血管收缩,表现为四肢末梢苍白、发冷及指趾皮肤发皱、窦性心东过速、心律失常等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高伴随征象。(2)心脏特征:一般以左心室增大为主。在急性病变,如急性心肌梗死、突发的心动过速、瓣膜或腱索断裂时还未及心脏扩大已发生衰竭,可闻及舒张早期奔马律(S3奔马律),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杂音,交替脉最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膜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及扩张型心肌病。(3)肺部特征:肺底湿性啰音是左心衰竭时肺部的特征。阵发性呼吸困难者,两肺部有关较多湿啰音、并可闻及哮鸣音及干性啰音。发生肺水肿时,双肺布满湿啰音及哮鸣音。 (二)右心衰竭 1、 症状(1)胃肠道症状:长期胃肠道瘀血,可引起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便秘及上腹隐痛症状。(2)肾脏症状:肾脏瘀血引起肾功能减退,白天尿少、夜尿增多。可有少量蛋白尿、少数透明或颗粒管型和红细胞。血尿素氮可升高。(3)炎区症状:肝脏瘀血重大,炎包膜被扩张,左上腹饱胀不适,炎区疼痛,重者可发生剧痛而误诊为急腹症等疾病。长期炎瘀血的慢性心力衰竭,可发生心源性肝硬化。(4)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竭时通常不存在肺瘀血,气喘没有左心衰竭明显。在左心衰竭基础上或二尖瓣狭窄发生右心衰竭时,因肺瘀血减轻之故呼吸困难较左心衰竭时减轻。但开始即为右心衰竭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特征 除原有心脏病特征外,还可有以下特征: (1)心脏体征:因右心衰竭多由左心衰竭引起,故右心衰竭时心脏增大较单纯左心衰竭时明显,呈全心扩大。单纯右心衰竭患者,可有右心室和(或)右心房肥大。当右心室肥厚显著时,可有胸骨下部左缘有收缩期强而有力的搏动。剑突下常可见明显搏动,亦为右室增大的表现,可闻及右室舒张期奔马律。右心室显著扩大引起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在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其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若有相对性三尖瓣狭窄时可在三尖瓣听诊区听到舒张早期杂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