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年级语文:《渔歌子》教学设计_2.docx

发布:2021-02-17约1.7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 文 教 案 (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 校: 年 级: 任 课 教 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第 第 PAGE 2 页 共 NUMPAGES 3 页 《渔歌子》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渔歌子》。   2、想像词中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3、借助拓展延伸,进一步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词的吟诵,根据词所描绘的画面,想象意境。   教学难点读出词的韵味,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唐代诗人张志和的资料。2、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结合课件,欣赏歌曲《渔歌子》。   2、启发谈话:在这首歌曲中,蕴含着一首流传千古的词,这首词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3、出示课题,强调“渔歌子”是词牌名及读法。   二、初读《渔歌子》。   1、自由读,   (要求:a、注意每个字的读音。b、多读几遍,读通顺。)   2、指名展示读(纠正读音,强调节奏、韵律)。   3、师生配合读。   4、齐读。   三、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   1、读了这首词,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用笔圈出)   2、如果让你用彩笔把这些景物画出来,你会用上哪些颜色呢?   3、学生汇报,老师随机简笔画板书。   4、那么,看着、想着,这青山、这绿水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绝美的词——《渔歌子》   5、用自己喜欢的词语描绘这些景物。   6、按一定的顺序用几句话描述画面上的景物。   7、借助课件让学生欣赏词中美景。   小结:是的,置身在这美景中,也难怪词人张志和会情不自禁的吟诵到——西塞山前白鹭飞……(学生接下去)   四、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1、如果你是这位渔翁,在这美景中,你舍得离开吗?是的,张志和也不愿意离开这儿。可他的哥哥张松龄却担心弟弟常年在外不归家,也写了一首词劝张志和尽快回家。   2、补充《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1)哪两句是劝弟弟回家的?   (2)师生互动对读《渔歌子》和《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3、讨论:张志和为何不归?感受作者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1)顺势引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2)拓展延伸:补充张志和弃官归隐资料。进一步理解词人“不须归”的深意。   五、想像画面,感受意境。   1、是的,张志和不仅喜欢这里美丽的风景,更留恋这种悠闲自在的生活。让我们闭上眼睛,像张志和那样,独坐着,任清风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扑鼻而来,感受他沉醉自然,悠闲自在的生活。(课件播放词朗诵,学生想象画面。)   2、你可以摇头晃脑的吟诵,感受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还可以用歌声唱出来……   3、同学们,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去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千古词人?(张志和)想起张志和,你一定会吟诵他的?(渔歌子)   学生吟诵《渔歌子》。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