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九章醇和酚摘要.ppt

发布:2017-01-24约字共7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3) 亚硝化 苯酚和亚硝酸作用生成对亚硝基苯酚。无邻位产物 * 4). 磺化 + 100℃ + (主) 热力学控制产物 + 25 oC + (主) 动力学控制产物 * + 对羟基苯乙酮 95% + 63% 5). 傅-克反应 + + * 6. 傅瑞斯重排 酚酯在AlCl3作用下,酰基从氧原子转移到苯环的邻位或对位,生成酚酮 * * 7). 瑞默-梯曼反应 苯酚和氯仿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可以在芳环上的邻位导入一个醛基,经酸化后,生成邻羟基苯甲醛。 * 8、与甲醛和丙酮的缩合反应 * 与丙酮反应生成双酚A 双酚A是制造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砜的重要原料 线型环氧树脂 * 3.氧化反应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深化而 逐渐加深,由无色而呈粉红色、红色以致深褐色。例如: 多元酚更易被氧化。 对苯二酚是常用的显影剂。 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常用来作为抗氧剂和除氧剂。 * 中和 碱熔 也可用于制备: 酸化 1. 磺酸盐碱熔法 2. 氯苯的水解 350℃ 八. 酚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Phenols) * 90~120℃ * 3. 异丙苯氧化法 压力 110~120℃ 90℃ + * + 机理: * * B 硝酸酯 C 磷酸酯 1、多元硝酸是强烈的炸药。 磷酸酸性较弱,一般不易与醇直接成酯,磷酸酯一般通过醇和磷酰三氯作用制得。 * D 磺酸酯 C6H5SO2Cl NaI 丙酮 构型保持 构型翻转 1oROH、2oROH 、都能与磺酰氯反应。 NaBr 二甲亚砜 KCl DMF SN2 1、醇得到磺酸酯可以保持原料醇的中心碳原子构型。 2、磺酸根负离子为很好的离去基团,可发生亲核取代和消除反应 3、 磺酸酯的取代一般是SN2机理,消除一般是E2机理。 * 磺酸酯在合成中的应用 例1 例2 * 6. 氧化反应(羟基α碳上H的反应) 1). 伯醇被氧化生成醛、羧酸 沙瑞特试剂:只氧化醇不氧化醛,不影响双键 + + PCC 例: 90% 注意:新制的MnO2也可将伯醇氧化为醛。 * 2). 仲醇被氧化生成酮 例: 3). 叔醇不被氧化 叔醇无α- H, 所以很难被氧化, 若条件剧烈, 碳链断裂。 琼斯试剂:只氧化醇不氧化酮,不影响双键 * + + 白 4). 邻二醇被高碘酸氧化 邻二醇与HIO4反应,发生C-C键断裂,生成两分子羰基化合物 1、可根据白色沉淀生成,鉴别邻二醇。 2、可根据HIO4的消耗量,推测反应物分子中有多少组邻二醇结构 + * 注意: ①. 鉴别时下列结构也和高碘酸反应 ②. 反式邻二醇不被高碘酸氧化 * 2). 邻二叔醇重排 邻二叔醇: 邻二叔醇重排:在酸催化下转为频哪酮 机理: 例: 频哪醇 * - 重排动力: 稳定 练习: * - 例:解释下列反应机理 * - 注意:① 哪个羟基先质子化? 形成稳定碳正离子 ② 哪个基团迁移? 芳基优先迁移 (能稳定碳正离子的基团优先迁移) * 注意:只要在反应中形成 都可发生频哪类型重排 极性溶剂 例如: 练习: * 频哪醇重排的立体化学 频哪醇重排中,离去基团所连的碳原子(如果有手性)构型发生转化,说明迁移基团从离去基团背面进攻,基团迁移和离去基团的离开时协同进行的 * 二、实验室制法 1 由卤代烃制备(卤代烃水解) 2 由烯烃制备 3 格氏试剂合成法 4 羰基化合物的还原 (参见醛、酮一章) 四. 醇的制备 (Preparations of Alcohols) 一、工业制法 * 1. 卤代烃的水解 + + (1)不会发生重排和不易发生消除的卤代烃可以用NaOH水解。 NaOH -H2O (2) 3oRX或苄基或烯丙基卤最常用NaHCO3-H2O室温振荡来水解。 * 2. 烯烃的水合 1). 酸性水合 (马氏加成规则,有重排产物) 例: * 2). 羟汞化–脱汞反应 2. 烯烃的水合 (马氏加成一分子水,反式加成,不重排) 可用来制备较复杂的醇,特别是有体积效应的醇类 例: * 3). 硼氢化–氧化反应 2. 烯烃的水合 (反马氏加成一分子水,顺式加成,不重排 ) 可选用特定构型的烯烃合成相应立体化学要求的醇类的醇类 例: * (2) 烯烃制醇的方法比较 反应方式 反应特点 反马氏规则 酸性直接水合 羟汞化-还原 硼氢化-氧化 区域选择 马氏规则 马氏规则 立体 重排 反加,不重排 顺加,不重排 条件 酸性 1、接近中性 条件温和 产率高。 2、还原,碱性 1、中性 条件温和 产率高 2、氧化,碱性 * 3. 用格氏试剂合成醇 通式: δ+ δ- + δ- δ+ 与其它醛 得增长碳链的仲醇 与酮 得增长碳链的叔醇 与甲醛 得增长一个碳链的伯醇 ①. * 例: 伯醇 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