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发布:2017-05-17约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几个假定 二、国民收入均衡 习 题 三、消费函数 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五、三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六、四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几个假定 (一)AD水平较低,国民收入仅有AD决定 (二)投资、利率为外生变量 (三)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供给” 二、国民收入均衡 (一)均衡的国民收入和核算的国民收入 (二)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总供给=总需求 (三)核算的国民收入能否说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1、Y=C+I+G+(X-M); 2、 Y=C+S+T; 3、I+G+(X-M)=S+T (四)国民收入的均衡公式 1、y=c+i+g+(x-m); 2、i+g+(x-m)=s+t 三、消费函数(假设为两部门经济) (一)凯恩斯消费函数(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A、消费函数 B、储蓄函数 C、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D、社会消费函数 (二)其它消费函数 A、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B、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C、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A、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A、储蓄函数 C、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储蓄与消费的互补 D、 社会消费函数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家户)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 三、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相对收入假说:美国杜森贝利 人们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则难。 棘轮效应:消费受本期绝对收入的影响,更受以前消费水平的影响。收入变化时,宁愿改变储蓄以维持消费稳定(消费的不可逆性)。 示范效应:消费决策主要参考其他同等收水家庭,即消费具有模仿和攀比性。 2、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假说:(1)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青年、壮年、老年)。 (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结论: 个人的消费与储蓄行为,主要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预期收入,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特定的生命周期阶段。 短期内,各个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上的APC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但在长期,即在整个生命周期内,APC保持不变。 3、持久收入理论 美国弗里德曼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 永久收入: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久收入。 四、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用消费函数分析 决定模型:y=c+i c=α+βy y=(α+I0)/(1-β) i=I0 2、用储蓄函数分析 决定模型:i=s i=I0 y=(α+I0)/(1-β) s=- α+(1-β)y (二)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变动—乘数理论 1、投资乘数: 2、投资乘数作用前提及作用机制 3、节约悖论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 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 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500 (△y= 2000-1500=500) 五、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1、决定模型: (用消费函数表示) y=C+I+G C=α+βyd = α+β(y-T) I=I0 ; G=G0 T=T0 或 T=T0+ty 解释 (一)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2、决定模型: (用储蓄函数表示) I+G=S+T S= -α+(1-β)yd = -α+(1-β)(y-T) I=I0 ; G=G0 T=T0 或 T=T0+t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