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国民收入核算——解决GDP“是什么”、“是多少” 国民收入决定——解决GDP为什么会这样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考察“两部门”:居民和企业;只涉及“产品市场”,即没有涉及货币的纯产品市场。 以需求为中心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凯恩斯全部宏观经济理论的核心。 其全部理论涉及到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也即45度线模型,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 本章研究的主要问题: 凯恩斯主义的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乘数模型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均衡产出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第三节 * 其他关于消费函数的理论 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第五节 乘数论 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 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节 结束语 第一节 均衡产出 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在这个假设条件下,可推出以下结论: 总需求决定总供给(总产出),总产出决定总收入,于是总收入由社会总需求决定。 2.均衡产出(收入)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社会收入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均衡国民收入表 均衡国民收入图 图解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 3.经济均衡条件: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y = c + s 4. 均衡收入与潜在收入 均衡收入(或产出、产量)是指总需求(或总支出)与总供给相等或达到平衡时的国民收入。作为实际的国民收入总是均衡的, 因为它是事后(成交后)的总量,但作为计划和过程中的国民收入不一定是平衡的,因为实际中总需求与总供给不一定总是平衡的。 潜在收入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或者实现资源充分利用时所能达到的国民收入水平,也叫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均衡国民收入不一定等于潜在国民收入。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和消费函数 2、消费倾向 3、储蓄 4、储蓄倾向 5、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6、居民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 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以你自己为例: 当你每月有0元时,你消费多少? 600 1000 1500 2000 4000 8000 12000 结论是: 消费总是大于零,且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快。 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凯恩斯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βy (1 > β > 0) 3.消费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 MPC 当消费增量Δc与收入增量Δy趋于无穷小时,即: MPC = dc/dy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MPC 0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对边际消费倾向规律的宏观经济学见解: 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边际消费倾向影响甚大。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使得萧条更为萧条。 例:我国居民的收入与消费 4.储蓄与储蓄函数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公式 s-储蓄,y-收入: s = s(y)(满足ds / dy > 0) 5.储蓄倾向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 当Δs与Δy趋于无穷小时,MPS = ds/dy 储蓄曲线 6.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 c + s, 两边同除Y有 y/y = c/y + s/y, 即: APC + APS = 1 小结:消费和储蓄的关系 互补函数 y=c+s, △y=△c+△s 平均的与边际的关系 MPCAPC,MPSAPS 边际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MPC+MPS=1 平均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的关系 APC+APS=1 7、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由家户消费函数推导社会消费函数,不能直接相加,应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国民收入的分配:由于不同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