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pptx

发布:2017-04-19约6.03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目的与要求:了解总需求水平是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水平;理解和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重点:宏观均衡的概念;存货投资机制;二,三,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乘数理论 难点:二,三,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乘数理论;2.1 均衡产出;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AD AD 100 收入=100 A E AD0 支出=100 450 450 0 100 y 0 y0 Y ;投资等于储蓄 总供给(Aggregation Supply AS)与总产出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理论概念,转换为统计概念,在总供求理论与国民经济核算统计之间建立起联系。总供给/总需求相对于 总产出/总支出。 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供给)的总量,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 可以把总产出定义为:Y ≡ Y s 其中:Y为总产出;Y s为收入(实际上是可支配收入,在两部门经济中,由于没有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 s= C+S. 总产出 = 总供给= Y s = C+S ;2 总需求(Aggregation Demand AD)与总支出 总支出是经济中用于新生产商品劳务的支出总量,表示经济的需求方面,是总需求统计指标。 简单模型中不考虑政府和对外部门,总支出(AE)为家庭消费(C)、厂商投资(I): AE ≡ C + I 3 总支出决定总产出 总产出与总支出不一致导致总量失衡问题。如果总产出方面因为外生供给冲击下降(如地震、罢工),原先支出和消费水平无法维持。但我们这里假定没有供给限制,所以供给方面不存在问题。 ;如果消费或投资下降,即支出环节发生“漏泻”(leakage),有效需求不足,同样导致经济运行困难。在供给没有限制的条件下,支出决定产出。 这样,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归结为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条件: Y =AE =C+S =C+I 即:I=S ; C+I I?S I ?S E (I=S) AD0 450 O Y 图中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产出 450线上任何一点总产出等于总支出。 注意:这里的储蓄和投资是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只有意愿储蓄和意愿投资相等,宏观经济才达到均衡;2.2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 均衡产出既然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则均衡的国民收入y= c + i. c= a+ βy, 其中a代表自发消费,βy代表引致消费,β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分析均衡产出如何决定,就是分析总需求(AD) 各组成部分如何决定。这里首先分析消费是如何决定的 ;边际消费倾向(MPC)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消费增量(?C)同可支配收入增量( ?Y)的比值。(0β1) MPC= ?C / ?Y 从几何意义上来说,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值。 ;平均消费倾向(APC)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总量(C)同可支配收入总量( Y)的比值。 APC= C / Y;例题 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Y=1000,请问:自发性消费量、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各是多少? 答: 自发性消费量:200 MPC: 0.8 APC:C/Y=1 ;2 储蓄函数 储蓄:没有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国民收入。 储蓄函数的推导; 设消费函数 c = a+βY 因为 S=Y-C 所以 s =-a+(1-β)Y———储蓄函数。 其中(1-β)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MPS与APS 边际储蓄倾向(MPS) (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