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 均衡产出 1.最简单的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2.均衡产出(收入) 均衡产出: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社会产出正好等于居民和厂商想要有的支出。 (1)图表法 均衡国民收入表 消费 投资 储蓄 总需求 总供给 经济趋向 325 50 -25 375 300 繁荣 400 50 0 450 400 繁荣 550 50 50 600 600 均衡 610 50 70 660 680 紧缩 (2)公式法:投资=储蓄 均衡时: E = y E = c + i y = c + s (3)图解法:均衡国民收入图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1.消费: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 居民个人(或家庭),为满足消费欲望, 而用于购买消费品和劳务的所有支出。 凯恩斯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 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 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 线性消费函数 简单线性消费函数:c = a + by (1 > b > 0) 3.消费倾向 propensity 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的比率。 边际消费倾向 MPC MPC是消费曲线上任一点切线的斜率。 不论MPC是常数还是变数,总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有: 1 MPC 0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4. 储蓄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储蓄函数公式 s-储蓄,y-收入: s = s(y)(满足ds / dy > 0) 5.储蓄倾向 储蓄倾向:储蓄与收入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 6. 消费倾向与储蓄倾向 对收入来说,储蓄与消费为互补函数,y = c + s, 两边同除Y有 y/y = c/y + s/y, 即: APC + APS = 1 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 7. 社会消费函数 一般来说,社会消费函数并非是居民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基本相似。存在很多限制条件: 第三节 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相对收入假说 美国 杜森贝利(James S.Duesenberry) 2.生命周期假说 美国莫迪利安尼(F.Modigliani) 假说: (1)人在一生中,收入有规律地波动。 (2)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方式统筹安排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 3.永久收入假说 美国弗里德曼(M.Friedman) 假说: (1)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收入具有波动性。 P:permanent,永久;t:transitory,暂时), y=yp+yt (2)家庭偏好稳定消费。 使每一期的消费都等于永久收入。 c=cp+ct cp=βyp, β为消费倾向 第四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的决定 1.消费函数决定的均衡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均衡收入 储蓄函数:s = y – c = -a + (1-b)y 例题: 1、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储蓄函数是:s=-1000+0.25y,投资从 300增至500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第五节 乘数论 1.对乘数的感性认识 解 释 投资100购买要素,形成要素收入y1=100;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8,要素收入100中,有80用于购买消费品。 2.乘数理论(multiplier) :K 乘数K:总需求(I、C等)变化导致国民收入变化的倍数。 乘数的作用 乘数作用条件:社会上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乘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b,成正相关。 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到1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 变化后的收入y=(100+50)/(1-0.9)=1500 s=y-c=1500-(100+0.9×1500)=1500-1450=50 若投资增至100,则收入y=(100+100)/(1-0.9)=2000,比原来的收入1500增加500 (△y= 2000-1500=500) 悖 论? 何为美德,何为罪恶? (1)传统经济学:储蓄是美德,消费是罪恶。 (2)凯恩斯:消费是美德,储蓄是罪恶 (明)陆楫:“予每博观天下大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也。” 凯恩斯:“无论你们购买什么都会拯救英国。” 节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