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编号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
蛋白质的含量
开题报告
分 院 名 称 园 林 科 技 学 院
专 业 食 品 营 养 与 检 测
班 级 2010 级 食 检 (4) 班
学 生 姓 名 张 倩 茹
指 导 教 师 张 军 老 师
2012年 9 月 25日
论文题目: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1.立论依据(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1.1研究意义
2008年毒奶粉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不法分子为了提高掺水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添加工业原料三聚氰胺,由于我国现行标准GB/T5009.5-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的2种方法“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Dumas)燃烧法只能测出含氮量,然后根据氮元素与蛋白质换算系数计算蛋白质的含量,但并不能区分牛奶硝化后氮的来源,如果添加违规化学物质,就可以测出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三聚氰胺并非惟一的替代添加物,只要含氮量大于牛奶中蛋白质的化学物质,且性状和价格具备条件,在理论上都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的可能性。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它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 具有糖类和脂肪不可替代的作用。蛋白质与营养代谢、细胞结构、酶、激素、病毒、免疫、物质运转和遗传等密切相关, 其分离与定性、定量分析是生物化学和其他生物学科、食品检验、临床检验、诊断疾病、生物药物分离提纯和质量检验中最重要的工作。随着分析手段的不断进步, 对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也正向准确和快速的方向发展。
1.3参考文献
1]黄梅兰苏艳华林会松 凯氏定氮法消化装置的改进 [期刊论文]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06)[2]刘玉兰李珊刘坤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应用 [期刊论文] -青岛医学院学报1999(02)[3]试析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 2008(9)[4]浅谈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计量与测试技术 - 2009, 36(9)[5]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和应用 - 青岛医学院学报 - 1999, 35(2)[6]一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 - 饲料工业 - 2005, 26(18)[7]食品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改进 - 现代食品科技 - 2010, 26(7)[8]路苹. 蛋白质测定方法评价[J] .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6( 21) : 65- 69.
[9]宗留香.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工艺的改进[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5: 232- 234.
[10]瞿鹏.、孔晓朵、蛋白质测定的研究进展[J]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8 ( 2) : 107- 110. 2.研究方案 2.1研究目标
牛奶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2研究内容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中蛋白质的含量
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凯氏定氮法并不能完全解决蛋白质的检测问题,因为所测定的氮可能不仅仅是由蛋白质转化来的。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中被体现:三聚氰胺,一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被添加到了食品中以伪造较高的含氮量。另外,由于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种方法也需要许多不同的校正因子。而且,凯氏定氮法还需要使用浓硫酸和较长时间的加热
2.4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半微量凯氏定氮法
2.5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案
2.5.1. 样品消化
2.5.2. 样品蒸馏
2.5.3. 滴定
2.5.4.实验结果计算
吸收氨后的吸收液,用标定后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紫色为滴定终点。粗蛋白质%=
式中:V2——样品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滴定空白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试样消解液蒸馏用体积,mL;
V——样品分解液总体积,mL;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K——氮换算成粗蛋白质的系数,牛奶为 ;
W——样品质量,g;
0.0140——氮的毫克当量数。
2.6可行性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