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doc

发布:2019-08-04约2.5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实验 凯氏定氮法测定面粉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微量凯氏法测定蛋白质总氮量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2. 掌握凯氏定氮法的样品消化、蒸馏、吸收及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与含氮量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C、H形成CO2、H2O逸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留在酸液中。然后将消化液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水蒸气蒸出,用硼酸吸收。。吸收氨后的硼酸再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所生成的硼酸铵,根据标准盐酸溶液消耗量可计算出总氮量,再折算为粗蛋白含量。 2NH2-(CH2)2-COOH + 13H2SO4 = (NH4)2 SO4 + 6CO2 ↑+ 12SO2↑ + 16H2O (NH4)2 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2NH3 + 4H3BO3 = (NH4)2 B4O7 + 5H2O (NH4)2 B4O7 + 2HCl + 5H2O = 2NH4Cl + 4H3BO3 三、样品: 面粉 四、仪器与试剂 仪器:凯氏烧瓶、微量凯氏定氮装置、 微量滴定管、 加热套1000W 试剂:所有试剂均用不含氮的蒸馏水配制。 1. 消化试剂:浓H2SO4 硫酸铜(固体) 硫酸钾(固体) 2. 2%硼酸(H3BO3)溶液: 10g硼酸(化学纯)溶解于500m1热水中,摇匀备用。二组配500ml 3. 40%NaOH溶液 4. 0.0100mol/L盐酸标准溶液 5. 混合指示剂: 临用时,把溶解于95%乙醇的0.l%溴甲酚绿溶液10毫升和溶于95%乙醇的0.l%甲基红溶液2毫升混合而成(比例5:1).(公用) 五、测定方法 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面粉1.0~1.2g左右于定量滤纸上,包好,塞入干燥的定氮烧瓶中(勿粘附在瓶壁上),加入0.5g CuSO4、6g K2SO4及25mL浓硫酸,加数粒玻璃珠,轻轻摇匀后,用电炉以小火加热,待泡沫停止产生后,加大火力,至液体变蓝绿色透明后,再继续加热微沸30分钟。 为了加快消化速度,待泡沫消失后,可添加双氧水,每次加4-5ml。注意,每次添加双氧水时,就从热源上取下定氮瓶,待消化液冷却至70-80℃后,方可加入30%浓度的双氧水。 取50~60mL蒸馏水,徐徐加入烧瓶中,以释放潜热,待样品冷至室温,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冲洗烧瓶数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旋转混匀放冷,再用蒸馏水定容,备用。 同时做一空白消化(空白消化只加试剂,不加样品)。 2、蒸馏与吸收: ⑴ 组装好定氮装置,于水蒸气发生瓶内装水至约2/3处, 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升硫酸(呈黄色),以保持水呈酸性,加入数粒玻璃珠以防暴沸,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水。 ⑵ 将所有的夹子打开。取下样品加入口的磨口塞,从样品加入口加入50mL的蒸馏水,再插回塞好,产生蒸汽后,使蒸汽进入反应室,蒸馏洗涤10分钟。然后排出废水。马上从进样口加入蒸馏水约20mL,再次洗涤反应室,待水排出,反复操作3次,洗涤完毕。 ⑶ 量取25mL2%硼酸置于250mL锥形瓶内,并加入 2滴混合指示剂,然后将此吸收液置于冷凝管下端插入到液面以下。 ⑷ 将全部夹子打开,用移液管准确吸取10.0ml样品消化稀释液(或空白液),从样品加入口流入反应室内,用少量水(10ml)洗涤加入口,塞紧小玻璃杯的棒状玻璃塞。将10ml 40%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玻璃杯,提起玻璃塞使其缓慢流入反应室,使反应室内的样液呈碱性,立即将玻璃盖塞紧,并加水于小玻璃杯以防止氨的逸出。 ⑸ 夹紧螺旋夹,开始蒸馏。   从第一滴馏出液滴下开始计时,蒸馏5分钟,将冷凝管尖端提离液面,再蒸馏1分钟,并用少量水冲洗冷凝管下端外部,洗液流入吸收液内,取下接收瓶。 (6)反复洗涤反应室后,再作样品平行测定。测定完毕,打开全部夹子,停止加热,待冷却后拆除装置并洗涤干净。 3.滴定: 用0.0100mol/L HCl滴定吸收液至变为紫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HCl体积。平行实验进行数次 。 同时吸取 10.0mL 试剂空白消化液按上述操作做试剂空白试验。 注意 :定氮仪在使用前或每次平行实验后,应用蒸馏水及蒸汽洗涤干净方可进行样品测定的蒸馏操作。 洗净的标志:吸收液不变颜色 四、计算: 公式自己推导。 蛋白质% = C — HCl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 — 滴定样品吸收液消耗的HCl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2 — 滴定样品空白液消耗的HCl标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