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十五节《诗五首》.doc

发布:2017-06-02约8.4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五首》 主讲:黄冈优秀语文教师 罗菲 一、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学习中感受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 3、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形式上的各自特点。 二、重点知识归纳及讲解 阅读古诗的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感知形象美 2、入境动情,领悟意境美 3、推敲词句,品味语言美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作家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天水)。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 2、诗句解读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3、诗歌赏析   这首诗内容蕴藉,语言自然明畅,有景语,有情语,情景相生,诚挚感人,是歌唱真挚友谊和离别的佳作。作者不写春天中的莺歌燕舞,而写漂泊不定的花和声音悲切的啼血杜鹃,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事。末两句发挥奇特的想象,把明月想象成能寄愁心的载体,能够劝慰并伴君同行。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使物人格化。构思新巧,想象美妙,表达了真挚深长的友情。 4、主题   作者以形象思维方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 《江南春》 1、作家简介   杜牧(803——852),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诗句解读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诗歌赏析   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同时,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而这些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主题   诗人通过对江南景物典型化的描写,反映了他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和向往的情怀,表现了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 《登飞来峰》 1、作家及作品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诗作《元日》、《梅花》等最为著名。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此诗选自《王临川集》。 2、诗句解读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歌赏析   这首七绝借登高能望远的描绘,抒发自己作为政治改革者的豪情壮志和远大抱负。前两句侧重写景,后两句侧重抒怀;前者为后者铺垫,后者为前者升华。这是将写景与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古代诗歌常用这种表现手法。全诗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这主要在于作者善于把抽象的思想感情和事理寓于具体的事物之中,既形象生动,又含蓄深刻。全诗感情奔放,气势磅礴,风格遒劲有力。 4、主题   作者登高游览,又借景抒怀,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现了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 《望岳》 1、作家及作品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2、诗句解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诗歌赏析   这首诗层次清晰,形象鲜明,写景抒情,交相辉映。题目的“望”字贯穿全篇,成为此诗的结构线索。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含蓄蕴藉又自然开朗。在研词炼句方面颇见功夫。 4、主题   《望岳》抒发了奋发向上,勇攀高峰的凌云壮志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 ? 《观沧海》 1、作家及作品简介   曹操(公元155——220年),汉魏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字蒙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 人。他利用汉末混乱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