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版新学案】高考化学总复习讲义 专题九第二单元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苏教版.doc

发布:2017-04-06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化学总复习讲义:专题九第二单元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 考点一 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 1.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区别 分离是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开来,获得几种纯净物的过程;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而得到纯净物的过程。 2.混合物分离、提纯常用物理方法 (1)图①装置名称:过滤 适用范围:固液分离 注意事项—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a\vs4\al\co1(—滤纸上缘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滤纸上缘)\a\vs4\al\co1(—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图②装置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组分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差距大的混合物分离 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 飞溅停止加热的标准: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 热,利用余热蒸干) (3)图③装置名称:分液 适用范围——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 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 注意事项——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不相溶;—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4)图④装置名称:蒸馏 适用范围: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蒸馏烧瓶中要加沸石或碎瓶片—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下口进,上口出 (5)图⑤装置名称:升华 适用范围:某种组分易升华的混合物,利用物质升华的性质在加热条件下分离的方法。 ◎思考与探究 1.滤液出现浑浊时如何处理?可能原因是什么? 2.分液漏斗是萃取、分液操作中必须用到的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如何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液? 提示: 1.更换滤纸重新过滤;滤纸破损或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2.关闭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倒置,观察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再将活塞旋转180°,然后倒置观察是否漏水。 分离、提纯装置的识别 1.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答案: D 2.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操作正确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答案: D 对分离、提纯原理的考查 3.左栏为物质分离、提纯常用方法,右栏为待分离的混合物,请用线将左、右两栏间的对应关系连起来。 答案: ①—c ②—a ③—b ④—e ⑤—d ⑥—g ⑦—h ⑧—f ◎名师归纳 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对分离、提纯操作的考查 4.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实验室焙烧海带,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__,③________。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甲苯、酒精        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 D.汽油、甘油 (4)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组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右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__________色;他们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下面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