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活动的调节ppt课件_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提 纲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三.神经调节
四.体液调节
五. 自身调节; 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总称为(也称自主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 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 但习惯上仅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根据其结构特点将其分为: 1. 交感神经 2. 副交感神经 ;迷走神经:为第Ⅹ(10)对脑神经,是脑神经中最长,分布最广的一对,含有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 ;植物性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特点;Date;Date;Date;神经;Date;(一)心脏的神经支配:两类 1、心交感神经(心加速神经):(1)右侧纤维主要支配窦房结:心率(2)左侧纤维支配房室结、房室束和心室肌: 心肌收缩力 ; 兴奋传导速度;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2、心迷走神经(心抑制神经)
右侧纤维主要支配窦房结
左侧纤维主要支配房室交界
特点:心率变慢、心房肌收缩力下降、
房室传导速度下降
* 该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M胆碱能受体激活 ;Date;Date;★ 心迷走神经和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拮抗的。;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主要受局部组织代谢产物影响。其余绝大多数受神经调节。 1)缩血管神经纤维 2)舒血管神经纤维;1)缩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纤维 去甲肾上腺素。;Date;缩血管神经纤维分布密度:
;在同一器官中分布:
1. 动脉中缩血管纤维的密度高于静脉;
2. 微动脉中密度最高;
3.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中神经纤维分布很少。; 交感缩血管纤维作用机制: 在安静状态下,交感缩血管纤维持续地发放低频率(约1~3次/秒)的冲动,称为交感神经的紧张性活动。;(2)舒血管神经 ;②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
少数血管还受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的支配。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兴奋 → 末梢释放ACh → 血管平滑肌M受体 → 脑、唾液腺、胃肠道的腺体和外生殖器等的血管舒张。;③脊髓背根舒心血管神经:
感觉神经末梢分支可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血管舒张。;心血管中枢; (2) 延脑以上的心血管中枢:;神经调节三种方式;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减压反射:;Date;Date; 反射弧
压力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血管外膜
下,适宜刺激是动脉管壁牵张刺激。;Date;Date;Date;减压反射动态调节变化图;① 经常起作用:
感受血压变化的范围是60 ~ 180mmHg,对100 mmHg (13.3kpa)时的压力变化最敏感。 ;②对搏动性的压力变化比稳定性压力变化更为灵敏。
③属负反馈调节机制,通过这一反射,缓冲了动脉血压的变化。
生理意义:
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恒定;存在于心房、心室和肺循环大血管壁的感受器总称为心肺感受器。
1)低压感受器(感受机械牵张刺激)
其中心房感受器感受容积变化
称为容量感受器。
2)化学感受器:前列腺素、缓激肽;反射效应:
① 迷走紧张性↑ 心率↓
心输出量↓ 血压↓
交感紧张性↓ 外周阻力↓ ;3.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 PO2?
血液中 PCO2?
pH ? ;1)适宜刺激:PCO2、PO2及H+浓度;四. 体液调节;(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来源:
循环血量↓
动脉血压↓ →肾血流量减少
肾交感N兴奋 ↓
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肝脏产生) (入血)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Ⅰ(10肽)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肺内)
血管紧张素Ⅱ(8肽)
↓血管紧张素酶A(血浆和组织中)
血管紧张素Ⅲ(7肽) ;Date;
①全身微动脉收缩 、
交感缩血管中枢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