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ppt

发布:2017-02-11约1.1万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章重点: 1、消费者 2、消费者权利 本章难点: 1、消费者概念 2、消费者保护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概 述 一、消费 (一)消费的含义 1、从广义上理解:消费包括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即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消耗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消耗。 2、从狭义上理解:消费仅指生活消费,即仅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消费。 (二)消费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决定着生产,而不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影响。 二、消费者 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人。基本含义是: (一)消费者是个人,是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自然人。 1、生活消费的终极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2、对经营者来说,消费者出于弱者地位; 3、国际上通常也把消费者理解为个人。 (二)消费者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是由经营者提供的,而不是自己生产、制造的。 (三)消费者是获取生活资料进行生活性消费的个人。消费者所获取的是生活性资料而非生产资料。 三、经营者 经营者是指从事经营加工、制造和销售商品的单位和个人。经营者既可以是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也可以是自然人。 四、消费者于经营者的区别 区分消费者于经营者的标准不是所购买使用的商品的性能是什么,而是其购买的目的是为生活消费,还是为生产经营的需要。 例外: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考虑到农民于消费者类是的境遇,适用消法。 五、消费者问题 (一)概念 消费者问题是指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的问题,即消费者受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者损害而产生的问题。 (二)产生原因 1、作为经营者,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尽量从消费者那里获取更多的利润,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利益。 2、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组织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对此类经营者而言,消费者只是分散、孤立的个体,明显处于弱势地位。 3、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品大量问世,消费者因为认识能力的局限,对其难辨真伪、优劣。 4、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类生存对商品的完全依赖,使得消费者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由于上述原因,消费者问题日益突出。 六、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兴起 消费者问题的日趋恶化和现有法律对消费者权利保护不足,激起并引发了消费者保护运动。 (一)在美国 1、189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组织——纽约消费者协会在美国纽约成立。 2、1898年,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消费者组织——美国消费者联盟。 (二)在日本 1、1948年,家庭主妇们发起了“清除劣质火柴大会”,成立了日本主妇协会。 2、1956年,日本成立了“全国消费者团体联合会” (三)在英国 1957年,成立了英国消费者协会。 (四)在德国 1953年,成立了德国消费者同盟。 (五)在中国 1984年,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北京成立。 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的不断发展,并渐渐取得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许多国家设立了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机构,制定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专门法律。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各国立法概况 1、在日本,1986年制定了《保护消费者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消费者保护法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