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_T 790-2014 茶树菇栽培技术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20
B05
备案号:42933-2014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790—2014
茶树菇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of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grocybe aegerita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07 - 08 发布 2014 - 09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790—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广德新农村合作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云辉、陈庆隆、李庆、王洪秀、胡中娥、李菁、姚英娟、熊小文。
II
DB36/ T 790—2014
茶树菇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树菇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季节、栽培配方、制袋、发菌、出菇管理、
采收和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自然条件下的茶树菇代料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731 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 5099-2002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 5358-2007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原基
菌丝体从营养生长阶段转为生殖生长阶段后扭结形成米粒状物质。
3.2
催蕾
采取控温、增湿、通风、增加光照等方法促进原基形成菇蕾的技术措施。
3.3
有害物质
培养料中或者菇体上有毒、有害及其他影响食用安全的物质。
4 产地环境条件
1
DB36/ T 790—2014
4.1 产地选择
生产场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 5358-2007的规定,5km以内无工矿企业污染源;3km之内无生活垃圾
堆放和填埋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堆放和填埋场等。选择清洁卫生、地势高燥、场地开阔、
排灌方便的场所作为生产场地,场地土壤符合GB 15618规定,场地水源符合GB 5749规定。
4.2 栽培场地布局
生产场地应合理布局,生产区、原料仓库、成品仓库、生活区严格分开,原料区设置在场地的下风
口,生产区中的拌料区、装袋区、灭菌区、冷却区、接种区、培养区、出菇区各自独立又相互衔接。生
产场地应取水方便,排水系统畅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