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_T 774-2014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08-13约7.5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40 B 61 备案号:41759-2014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774—2014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Plantation on Paulownia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03 - 17 发布 2014 - 05 - 05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774—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杨书斌、徐海宁、朱恒、朱培林、曾伟、余林、龚斌、戴小 英、喻爱林、彭钊平、雷昌菊、温强、于宏、徐辉、邓章文、贾桂仁等。 II DB36/ T 774—2014 泡桐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泡桐资源培育的造林地选择、造林模式、苗木准备、造林整地、造林技术、抚育管理、 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建立等。 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泡桐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择海拔8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旱作地或四旁地,土层60cm以上,土质疏松,土壤 肥沃、湿润,pH5.0~pH7.5,排水良好,光照充分,坡度平缓的红壤、黄红壤或壤土等。前茬为花生、 豆类等农作物的种植地、低洼积水处均不宜造林。 4 造林模式 主要模式有: a)泡桐×常绿乔木树种(如闽楠,木荷); b)泡桐×落叶乔木树种(如马褂木,毛红椿); c)泡桐×药材(如杜仲、厚朴); d)泡桐×农作物(如棉花、红薯); e)泡桐×苗木(如樟树、杜英等); f)泡桐×牧草(如葟竹草、胡枝子等); g)泡桐纯林。 5 苗木准备 5.1 良种 采用经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或经区域性试验在江西表现优良的品系作为种植 材料。 1 DB36/ T 774—2014 5.2 壮苗 选择健壮带根苗木造林。1年生裸根苗使用GB 6000规定的Ⅰ、Ⅱ级苗。半年生组培大田苗要求高度 1.6m以上,地径2.0cm以上。组培容器苗要求高度8cm以上,地径0.1cm以上。 5.3 苗木调运 苗木调运的质量检验、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执行GB/T 15776、GB 6000和LY/T 1000的规定。 6 造林整地 6.1 整地时间 在9~12月,应在造林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