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人力资本投资.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素质的构成与特征(略)
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大学教育投资的经济分析
在职培训投资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劳动力素质的构成及特征
含义
特征
影响因素
劳动力
素质
构成
思考
如何理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
一树十获者,木也;
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子·权修》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投资及其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人力资本投资
萌芽阶段
形成阶段
发展阶段
威廉·配弟:由于人口素质的差异,所提供的生产力也不同。
亚当·斯密:劳动生产力水平受制于人们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
萨伊:强调人才尤其是企业家的作用。
马歇尔:人力资本是由知识等构成,应加强对人的投资。
舒尔茨: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是投资形成的。
贝克尔: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计算公式,认为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本的重要内容。
明塞尔: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模型,将人力资本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市场行为与家庭决策。
人力资本的理论基础
一、早期人力资本理论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
农业经济问题研究
推动美国农业生产产量迅猛增加和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经验等的提高。
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的演讲
人力资本远比土地等物质资本重要
对人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对其它一切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实证研究
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比例为33%
二、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
贝克尔的贡献突出表现在对人力资源的微观分析上。在追求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稳定偏好等理论的指导下,贝克尔在人力资本形成、教育、培训和其它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贝克尔主要强调了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支出所形成的人力资本。
经济思想中人力投资革命
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期以来,国外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逐渐升温,并形成一个高潮。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兴的经济学分支学科迅速发展起来。
把教育作为生产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与经济收益的学科。
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把国家的医疗费和个人为健康保健而支付的费用看作是对人的投资。
以现代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家庭函数概念,主张在安排家庭经济活动方面也要遵循一般经济法则。
指确定并具体计量有关人力资源的资料与数据,并将此类信息提供给有关方面的过程。
教育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家庭经济学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是一种是非物质资本,
体现在劳动者身上,
能为劳动者带来永久性经济收入的能力。
表现为:
知识、技能、
劳动的熟练程度,
健康状况等
人力资本的特征
①无形资本
②时效性
③收益递增性
④积累性
⑤无限潜在可能性
人力资本的特征
特 征
依附性
时效性
可变性
外在性
可投资性
产权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含义
通过增加人的资源
而影响未来的货币(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有利于形成并改善劳动力素质和
结构或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
投资收益的广泛性
投资收益取得的迟效性与长期性
投资收益的多方面性
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
①各级正规教育
②在职培训活动
③健康水平提高
④劳动力迁移
①培养孩子
②寻找工作
现实中人力资本投资的三个阶段
①早期儿童时代
②青少年、刚刚成年阶段
③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后
第三节 大学教育投资的经济分析
成本
收益
净现值分析
结论:什么样的人更倾向于上大学?
大学教育的成本与受益
经济收益:预期的终生收入
非经济收益: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面 的扩展所带来的生活兴趣广泛等。
大学教育的投资决策模型
教育投资收益现值
个人教育投资的分析结论
1、年轻人比年长者更愿意接受教育
2、接受教育的成本越低,越愿意接受教育
3、不同教育程度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教育的人就越多
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两种不同的情况
21
A: 直线MC’代表的是具有较高边际成本的人,他们对人力资本的需求要少一些。
B:那些预计自己从追加的人力资本投资中获得未来收益较少的人,MB”代表,也需要较少的人力资本投资。
22
教育投资的分析
影响评估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的因素:
1、现实生活中,能力与学校教育在获取高报酬时都能发挥作用。
2、人们时常忽略了构成报酬的福利部份,或者没有考虑某些工作的心理收益,而这些工作往往能给人愉悦的感受。
3、个人的职业选择问题
23
教育投资的分析
文凭的两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是接受高等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生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