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体育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跨
越
式
跳
高
《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水平三)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及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运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为学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水平三跨越式跳高是小学阶段教材的重要内容,占有相当的比例,教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跳短绳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课复习巩固跳短绳技术,通过练习让学生对跳短绳技术有进一步的提高。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动作和两腿依次摆动过横竿的动作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恐惧心理和缺少自信等情况,本课通过用跳绳代替横竿,用分层次练习等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都有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这个时期骨骼弹性好,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学会新的动作。而学生作为个体,又具有其独立性,要进一步培养其耐受挫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想象力、模仿力等能力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竞争比赛,激发学生追求成功,敢于尝试冒险、挑战,靠努力和奋斗赢得胜利,超越自我的心理倾向。也可使学生心情愉悦,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运动技能:进一步掌握跳短绳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两腿依次摆动过绳的动作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社会适应: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五、重点与难点
1、助跑与起跳相配合的基本动作。
2、体会摆动腿过竿后内旋并下压移髋
一、课堂常规
(一)体育委员整队,清查人数。
(二)师生问好。
(三)宣布课的内容,任务。
(四)安排见习生,检查运动服装。
二、准备活动:
1、踝关节 膝关节 髋关节
2、音乐伴奏:《兔子舞》
方法:随着音乐的节奏,左脚侧摆两次,右脚侧摆两次,前进一次,后退一次。按照上面的顺序,循环进行。
三、跨越式跳高
1、分组进行练习单脚跳(左右跳)、双脚跳(左右跳、前后跳)、两腿交叉跳
3、一人拿杆,杆一头占地学生跨过
2、每组取一根竹竿单足跨竹竿摆动腿稍屈膝与横杆平行前摆。当摆动腿升至横杆上方时伸直,起跳腿放松下垂。当身体重心越到最高点时摆动腿过杆并内旋下放,同时起跳腿外旋上提,上体适当前倾并稍向起跳腿方向扭转,使臀部顺利移过横杆,起跳腿过杆后,摆动腿与起跳腿一次落地并缓冲。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组织:成四列横队
(二)要求:快、静、齐。
(一)组织:成圆形。
(二)教法:1.成圆形听口令原地跳。
2.全班成四路横队手搭肩跳。
(三)要求:认真练习。一)组织:自由结组分成六组
(二)教法:1.示范、讲解。
2.提问设疑:怎样过竿才能做到臀部不坐竿?
3.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并巡视指导,适时纠错。
4.学生探究式学习:学生采取自己
自创的方式过竿。
5.学生代表展示。
6.练习过程中音乐伴奏。
教师领做准备活动,给学生做示范,纠正错误动作,注意保护学生对跨越式跳高了解较少,有可能出现恐惧,绊倒,摔伤等情况,老师要加以保护。男女分组,优差分组,这样可以区别对待,可以按不同的水平教学,然后以好带差,共同进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之”跳每人4-5次
2、练习上步起跳、摆腿。
3、起跳落地技术;
4、练习步骤:①摆腿练习(4次/人)。
②大循环练习;(6次/人)
③商讨高度自选练习。
5、互相观察、思考动作要领,互相评价、总结要领。
体育课时备课
学习阶段:水平三 班级:五年级 授课者: 周升栋 人数:48人
教
学
内
容 跨越式跳高 场
地
器
材 音响设备一套
橡皮筋8根
体操垫9张 教
学
目
标 运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本课的教学活动。
运动技能:进一步掌握跳短绳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和两腿依次摆动过绳的动作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健康:通过跳高练习,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社会适应: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