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1约5.7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然区域的典型标志是 A.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2.下列因子中,属于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的是 ①平坦的地形 ②勤劳的人民  ③肥沃的土壤  ④宽广的道路  ⑤充足的水源  ⑥适宜的气温  ⑦良好的习惯  ⑧精细的耕作 ⑨充分的日照  ⑩美丽的村庄 A.①②⑤⑧⑩   B.①②③⑧⑨   C.①③⑤⑥⑨   D.③⑤⑥⑦⑧ 3.在后工业化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区主要布局在 A.环境质量优越地区 B.矿产资源丰富地区 C.人口资源充足地区       D.劳动力低廉地区 下图阴影部分是“我国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地区图”,完成4~6题 4.该地位于我国的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本地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A.水资源 B.生物资源C.石油资源 D.煤炭资源.该地区大力开展植树种草、退耕还林的主要环境效益是A.防风固沙、保持水土B.蓄水拦沙、滞洪蓄水 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7.关于界线①的说法错误的是 A.①界线以南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①线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C.①线以南一月平均温大于0℃ D.①线以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棉花 8.关于界线②、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为内外流域界线,③为森林与 草场界线 B.②为季风界线,③为第二、三级 阶梯(地形)界线 C.②为森林土与非森林土界线,③为 东、中部经济带界线 D.②为400毫米年降水量界线,③为农牧业界线 下表是我国某地1960 ~1975年有关数据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9~10题 项目 1966年 1975年 耕地面积(万亩) 60 65 森林草地面积(%) 18 10 气温年较差(℃) 32 35 年降水量(mm) 450 380 水土流失范围 小 大 粮食平均亩产(Kg) 160 145 人口(万) 30 34 9.从表中数据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二氧化碳增加,全球变暖 B.年降水量减少,导致酸雨减少 C.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扩大 D.土壤污染严重 10.今后该地农业生产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建立化工厂,发展乡镇企业 D.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11.若图中的a、b、c分别代表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B.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C.a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D.b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地经济发展水平最低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题。 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 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右某小岛归属权益图,回14~..[ B........ 16.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17.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右 图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回答18~19题 I阶段 II阶段 III阶段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