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发布:2017-06-02约3.5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 第I卷 (6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2.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B .③④⑤C.①⑤⑥ D.①⑥读“我国部分水稻产区分布略图”,完成~题。 .与甲地相比,制约乙地水稻种植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光照 C.热量 D.水.甲地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居民饮食习惯改变 C.建设用地增加D.自然灾害频发 读“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回答~题。 7.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 13.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定位技术 A. B. C. D. 14.汉代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两侧迁移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16.图示地区的草场载畜量相比较的规律是 A.西部高于东部 B.东部高于西部 C.东、西部相当 D.南部高于北部 17.导致该区草场载畜量呈现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分析图 6 “荒漠化效应和水 - 气 - 生相互作用示意图” ,回答题。 图 6 . 图中数字的正确内容是A.降水增加,蒸发减弱 B.降水减少,蒸发加强 C.降水增加,蒸发加强 D.降水减少,蒸发减弱 .图中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其中居主导地位的是A.植被 B.水文 C.地形D.降水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资调查 人口增长预测 环境监测 自然灾害调查 A.B.C.D. 24.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开辟水资,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采育结合 根据图 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你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了解 , 回答题。 . 请判断顺着箭头所指的方向 , 下列过渡合理的是 A.平原 ------ 高原 ------ 高大山脉 B.草原 ------ 荒漠草原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