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
第I卷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请认真核准考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 共50 分)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
A.山脊 B.山顶 C.陡崖 D.鞍部
4.下列关于河流流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西北流向东南 B.从东南流向西北
C.从西南流向东北 D.从东北流向西南
5.下列山脉既是我国地势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又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的是
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
读下图,回答6~9题。
6.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水源、光照 .水源、气温 D.土壤、地形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 B.风能、石油.地热能、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纬度低、海拔高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年降水量大、气温高 .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 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
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 D.山地畜牧业——下图所示甲、乙、丙三国均为世界某种矿产资源重要出口国,读图完成10—11题。
10.这种矿产资源是( )
A.铜矿 B.石油 C.铁矿 D.煤炭
11.矿石运输船从丙国沿较短航线驶往意大利,沿途依次经过的海域为( )
A.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B.阿拉伯海、曼德海峡、红海、地中海
C.红海、亚丁湾、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
D.亚丁湾、霍尔木兹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
12.关于甲河、乙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河的流域面积比乙河小
B.甲河的流量比乙河丰富
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
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丰富 C.水能资源丰富 D.内河航运发达.形成图中海岸线特征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 .海浪侵蚀
.冰川侵蚀 D.地壳下陷
.甲地气候要素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差异明显,这主要是受( )
A.气压带的影响 B.夏季风的影响
C.地形的影响 D.洋流的影响
18.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城市带发育不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温和湿润 B. 河网密集
C. 矿产资源丰富 D. 优越的地理位置
19.某外商欲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立集成电路生产厂,选择厂址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有
①临近原料地 ②靠近市场 ③有高素质的科技人员 ④临近机场和高速公路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④
20.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
A.闽江、黑龙江、伊犁河、海河
B.海河、黑龙江、闽江、伊犁河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乙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化
22.下列有关沪杭高速铁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加强上海和北京之间的联系
C.增加货物运量
D.加剧大气污染
.下列对沪杭高铁通车后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两个地区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较小
B.促进沿线的资源调配
C.有利于加强中、东部地区的联系
D.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24.该省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
A.第一产业比重略有回升
B.第二产业的比重开始下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