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选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选修)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第II卷(综合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请将第I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I卷(客观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不同,人们划分出的区域类型也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区域的划分,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将世界划分为13个地理区域的指标属于A.自然指标B.人文指标C.单一指标D.综合指标
区域的指标属于 ①自然指标 ②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 ③人文指标
④单一指标⑤距离海洋的远近 ⑥综合指标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⑤⑥ D.②④⑤
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条件 B.劳动力多少C.经济水平 D.地形条件 5、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东北地区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发展喷灌、滴灌技术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9、为避免进一步土地退化,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
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D.大力植树造林,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2005年国际人力资本论坛”,联合国副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说,未世界各国的进步将更大限度取决于人的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有7亿4千万。而欧美所有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只有4亿3千万,中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据此回答12--13题。
12、实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环境协调发展最关键的措施是( )
B、提高人口素质
C、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D、加自然资开发力度
、有关 ( )
A、我国1978年以加强了计划生育作,人口压力正消除
B、我国人口结构较合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只在上海等大城市存在
C、人口众多、人口素质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等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D、我国人口战略的重中之重是加强人力资开发,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
20、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是 ( )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这里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德国鲁尔区的重化工业的发展,给当地带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尤其突出的是( )
A、废气和水体污染 B、噪声污染
C、辐射污染 D、光化学烟雾
22.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23.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所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汽车和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
24.目前,鲁尔区发展状况是 ( )
①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
②以轻工业为主
③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④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南水北调工程分为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据此回答25~26题。
25.有关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正确叙述是 ( )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不足的问题
26.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①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流到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②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小
③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和西北
④东线工程受水的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为严重
⑤东线工程大量抽取长江水,可减少长江下游的洪涝灾害
A、①② B、①③ C、③⑤ D.②④
28、A区与C区的分界线是 ( )
A、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B、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C、大致与3000米等高线吻合
D、大致与0℃等温线吻合
29、下列叙述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