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综合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请将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均填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中哪个 A、① B、② ③ D、④
、近年来的夏秋季节在港澳沿海水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赤潮”,导致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其根本原因属于图中哪一个过程的过失行为
A、① B、② 、③④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图2),回答3—4题。
3.图中反映的环境主要有 ( )
图2
①水土流失②固体废弃物污染③水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4.目前,人类倡导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①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②
合效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2010年2月份,国家环保网站公布两条消息:第一条就是关于调整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5~6题。
5.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6.政府处理在环境问题上违规的企业,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
A.技术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宣传教育手段
.根据上述资料,你认为导致该地区15年来粮食产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退耕还林面积增大
B.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C.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D.人口增长过快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最主要的问题是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气候大陆性特征增强
D.热量条件变差
.读下面漫画,有关其环境问题及其危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一臭氧层破坏,危害人体健康与生态环境
B.②一森林破坏,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C.③一生态破坏引发的水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D.④一全球变暖,使地球生态系统受损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完成1~题。
10.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 D.波动上升
.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1题。某区域2006~2010年湿地的转化表 单位:。
注: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
B.河渠水田 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 河渠水库坑塘海涂
D.河渠 水库坑塘 海涂水田
1.与2006年相比,2010年该区域 ( )
A.生物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
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D.湿地面积减少
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其中1 300多万亩是有灌溉设施的优良田。下图为近年来导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现象的发生能对耕地造成直接危害的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水土流失 ③赤潮 ④沙尘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是()
①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和果树,以增加农民的收 ②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④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有 ( )
①解决农村燃料问题②实现有机质还田 ③将污染物资源化④解决畜牧业的饲料来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林草植被在该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是 (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D.减弱噪音,美化环境 “环境保护”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原则和制度。据此回答18题。
18.“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