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doc

发布:2017-06-02约5.7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0页。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不是旅游资源的是:( ) A.旅游饭店 B.上海的东方明珠 C.大型商贸会 D.蓬莱阁的海市蜃楼 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 ) A.具有经济价值 B.可以开发利用 C.产生社会效益  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 3.. ( ) A.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均随季节变换呈现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景观差异 B.晴朗的天气是游览各地风景名山的最佳时机 C.黄山观日出、泰山观日落是旅游者必然观赏的内容 D.我国北方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华南地区则四季皆宜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赞美喀斯特山水风光的一句名言。人们将这里的自然景观归为“四绝”, 即簪山、带山、幽洞、奇石。据此完成5~6题。 5.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 A.形象美 B.色彩美 C.动态美 D.听觉美 6.目前影响桂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因素是 A.游览的价值 B.环境的承载量 C.交通的通达性 D.旅游接待能力 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7~8题。 7.南极旅游的兴起,表明 A.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D.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8.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求知、探密和搜奇欲望的增长 C.交通工具的发展 D.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旅游景观欣赏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据此回答9~10题。 9.欣赏下列哪些景观必须把握好时机:①吉林雾凇 ②峨眉“金顶佛光” ③钱塘江大潮 ④路南石林 ⑤本溪水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0.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欣赏,说法正确的为: A.观桂林山水主要是把握好时机 B.观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近观 C.“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反映古代文人观景把握住了时机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 读下面两个表格,完成11~12题。 2001~2006年古巴旅游人数及收入统计表 单位:万人/亿美元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人数 177.5 168.6 190.6 204.9 232 222 收入 18.404 17.690 19.992 21.136 23.99 24.04 2006年古巴入境游客来源地统计表 来源地 加拿大 英国 西班牙 意大利 德国 法国 人数(万) 60.4 21.1 18.6 14.4 11.4 10.3 11.关于古巴2001~2006年旅游人数及收入描述,正确的是 A.波状上升 B.保持不变 C.极不稳定 D.没有规律 12.来自美国和南美的游客较少,其原因主要是 A.古巴离美国和南美的市场远 B.古巴的景观太一般 C.风俗习惯等相仿 D.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每年来这里观潮的游客很多,但经常发生游客被卷入水中的事件。据此完成13~14题。 13.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欣赏钱塘江大潮宜A.选择合适的位置 B.选择观察时机 C.抓住景观特点 D.以情观景钱塘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地区 比重% 地区 比重% 安徽 18.5 北京 14.7 广东 11.1 上海 9.6 福建 4.3 江西 4.3 湖南 2.1 广西 1.5 山东 1.3 山西 1.1 江苏 12.6 湖北 2.8 浙江 9.6 河北 1.5 .A.B.C.D..①经济条件 ②距黄山的距离远近 ③黄山的知名度 ④黄山的水陆交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黄山与齐云山(道教名山)、歙县(历史文化名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