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一章第二节 心理过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的知觉对象往往受注意指向的影响而发生转移,前面的知觉会直接影响后面的知觉,成为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知觉定势。 错觉(illusion)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不是判断错误; 错觉是普遍现象; AEEEGGIIIILNNNNRRSSTT LEARNING IS INTERESTING 一、 联 系 学 习 联系学习是指机体与外界事物间建立 新的联系,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过程, 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学习方式,包括 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两种。 1、经典条件反射 这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所提出的一类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强化,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的泛化、条件反射的分化。 2、操作条件反射 也称为操作条件作用或工具条件作用,是有机体在其反应同内外环境的刺激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通过奖赏来增加行为或反应发生的频度、速度和强度的过程,称作正强化。 这种通过在特定反应后跟随呈现适当的刺激而减少此反应发生的频度、速度和强度的过程,称作惩罚。 这种在特定行为或反应发生时,一个令个体厌恶的刺激便被撤除,从而导致该行为或反应增强的过程,称作负强化。 两种条件反射的不同点 二、 认 知 学 习 认知论者认为学习是个体对其环境情境的认知过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完形心理学家柯勒的顿悟实验。在人和动物的学习中潜伏学习、个体化学习、观察学习都属于认知学习。 顿悟实验 三、 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人对这种关系进行反映的形式则是体验和感受。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表1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情感 动物和人类共有 与生理需要有关 产生较早(三月 乳儿就有表现) 有明显外露, 带有冲动性 带有情境性和 不稳定性 人类特有 与社会、精神需要有关 产生较晚(社会交往中 产生) 可不外露,少有冲动性, 主要为内心体验 带有持久、稳定性、 深刻性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出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快乐来自友爱 记忆的基本过程 1、识记 识记是反复地感知事物,并在大脑中留下印象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开始和前提。 识记可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运用一定的方法并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使用任何识记方法的识记。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性,识记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意义识记 3.14159 山巅一寺一壶酒 26535 尔乐苦杀吾 897 把酒吃 932 酒杀尔 384 杀不死 626 乐尔乐 2、 保持与遗忘 保持:个体把识记过的对象以一定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过程。 遗忘:是个体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现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遗忘分为两种:永久性遗忘和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即识记过的内容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 暂时性遗忘:即对于识记过的内容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 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 遗忘的进程并不均衡,而是先快后慢,遗忘的速度随时间的延长而愈来愈缓慢。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识记材料,用重学法得到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造成遗忘的原因 ①痕迹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存储的信息的痕迹因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所造成的。 ②抑制或干扰说。遗忘是由于时间上相邻近的两种材料在保存上彼此发生的干扰作用造成的,包括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前面学习的材料可以干扰对新材料的学习与保持,这种作用叫前摄抑制;而后继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叫倒摄抑制。 ③压抑说。人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回避某些令人悲痛、伤感的往事,并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从而内心得到宽慰,因而这种遗忘也叫动机性或情绪性遗忘。 ④脑部受到损伤。疾病、外伤、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等。 3、 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 再认 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回忆 再认比回忆容易,通常是能够回忆的内容都可以再认,但能够再认的内容不一定能够回忆。 (四) 表象与记忆 表象指当感知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