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真菌药物尹茜ppt课件.ppt

发布:2018-07-28约7.63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米卡芬净—注意事项 下列患者应慎用: 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肝功能不全的患者。 配伍禁忌: 当本品与其他药物一起溶解时可能产生沉淀。 本品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效价会降低 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氟胞嘧啶——药效学 本药可进入真菌细胞内转变为具有抗代谢作用的氟脲嘧啶,后者可取代脲嘧啶进入真菌的脱氧核糖核酸,从而阻断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抗菌谱??本药对念珠菌、球拟酵母菌、隐球菌及地丝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对部分曲菌、着色真菌、芽生菌、分枝芽孢菌等也有一定抗菌活性。对其它真菌和细菌作用较差。 氟胞嘧啶——药代动力学 口服吸收量占给药量的78%-90%。 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在肝、肾、脾等组织中,其浓度与血药浓度大致相仿。 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60%-90%。 口服及静脉注射后半衰期分别为2.5-6小时、3-6小时。 约90%给药量以原形从尿液排出。 血液透析可清除本药。 氟胞嘧啶——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一日100-150mg/kg,分2-3次给药,静脉滴注速度为4-10ml/min。 口服给药??一次1000-1500mg,一日4次,用药疗程为数周至数月。如胃肠道反应大,亦可一日50-150mg/kg,分3-4次服,以后再逐渐加量。 氟胞嘧啶——注意事项 因单用本药易产生耐药性,故宜与两性霉素B联用以增加疗效。 因脑脊液中药物浓度较高,故本药无需鞘内注射给药。 如单次服药量较大,宜间隔一定时间(如15分钟)分次服用,以减少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 氟胞嘧啶——不良反应 可见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偶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合用两性霉素B较单用本药多见,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血药浓度过高有关。还可见血清钾、钙、磷值下降。 完 谢 谢 ! * * * * * * * * * * * * * * 不良反应 * * * * * * * * * 氟 康 唑 fluconazol 氟康唑-药效学 抗真菌谱包括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 对光滑念珠菌为剂量依赖敏感、对克柔念珠菌无活性。 对曲霉菌感染无效。 氟康唑-药动学 口服迅速吸收,进食对药物吸收无影响。胃内ph值升高时,吸收依然良好 蛋白结合率低。 血浆半衰期为20—30 h。 可经透析清除。 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好且安全 氟康唑-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事件来自胃肠道。 长期治疗者亦需监测肝功能。 氟康唑-用法用量 侵袭性念珠菌病:200—400 mg/d 念珠菌病的预防:50—400mg/d,疗程不宜超过2—3周。 伊 曲 康 唑 itraconazole 伊曲康唑-药效学 是第一个对曲霉有良好作用的唑类药。 抗真菌谱:曲霉菌、念珠菌属、隐球菌属和组织胞浆菌等主要致病真菌,对镰刀霉菌活性较低,对毛霉菌感染无效。 不宜用于尿路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 伊曲康唑-药动学 本药血浆蛋白结合率高达99%,半衰期为20-30h。 在肺、肾、肝脏等中的药物浓度要比相应的血药浓度高两到三倍,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低。停药后药物在皮肤、黏膜组织中保留1-4周。 本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参与整个代谢的酶类为CYP3A4。 胶囊剂口服吸收差,现较少用于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口服液比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大幅提高。 不易被透析清除。 伊曲康唑-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不适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联征—高血压、低血钾、水肿(如肺水肿)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外周神经病变和Stevens-Johnson 综合症(重症多形红斑),但原因不明。 长期治疗的患者中有70%发生血清转氨酶升高 伊曲康唑-用法用量 静脉给药 IFI的确诊、临床诊断和经验治疗: 第1—2天:200mg,Bid; 第3—14天:200mg, Qd;输注时间不得少于1h; 之后序贯使用口服液,200mg,Bid, 直至具有临床意义的中性粒细胞减 少症消除。 IFI的预防治疗: 每天5mg/kg,疗程一般为2—4周。 长期治疗时应注意对肝功能的监护,且不得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 注射剂不可用于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小30ml/min的患者。 不宜与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合用。 宜进食时服用。 伊曲康唑-注意事项 伏 立 康 唑 voriconazole 伏立康唑-药效学 是FDA批准的第一个适应症为治疗深部曲霉菌病,以及对氟康唑耐药的严重深部念珠菌病(包括克柔念珠菌)及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抗真菌谱:念珠菌属、新生隐球菌、曲霉菌菌属、镰刀霉属和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致病真菌,对接合菌无活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