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春二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表内除法第6课时用2_6的乘法口诀求商2教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6约1.75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2

第6课时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第5题。

【教学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

2.经验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育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实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6×5=2×9=6×3=5×5=3×4=

2×4=5×4=20÷4=35÷5=12÷3=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新学问。

[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李师傅的包子铺今日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例2图)

(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视察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老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老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老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看图,变更题目,老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装4个,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算的?用的是那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视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觉?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觉的规律。(依据学生探讨的状况,赐予主动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更和算理上理解。)

老师小结:通过视察,同学们或多或少地发觉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三道算式中的意思完全一样,但条件和问题不一样,算式也就不同,请大家想一想,4、6、24在乘法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在除法算式中又分别叫什么?许多同学也都发觉了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三道算式其中有一道乘法,两道除法,都用了哪个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同样我们也可以说,一道乘法口诀可以写三道算式,如“四六二十四”:4×6=2424÷4=624÷6=4

3.出示一道口诀,让学生写出三道算式。

三六十八

依据学生的沟通,老师重述: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转换成两个除法算式,相应的问题可以变成求其中的一个乘数。这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

三、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学问?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同时,还发觉了乘法和除法之间的联系,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乘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除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算式里和除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找到这样的关系,我们在计算除法时就可以想乘法算除法了。

【板书设计】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2)

4×6=24

24÷6=424÷4=6

四六二十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之间的对比,由乘到除,帮助学生了解乘、除法间的关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较高,精彩的发言成为本节课的亮点。学生依据信息提出问题,变换算式,形成了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很快了解了乘除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学生较易驾驭怎样将乘法算式写成两道除法算式,乘除之间的运算是互逆的。这种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体现了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的编写意图。同时,有利于学生借助除法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驾驭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关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