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群落的结构.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编号szyzg1sw4-3 编写人:佐 罗 钱丽萍 时间:2013-6-17
包课领导签字:杨燕 班级:_________学习小组: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重点)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自主预习】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群落的定义: 内聚集在 中 的集
合体,叫做群落落。(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要点:同时、同地、全部生物、彼此联系
2、研究群落的问题
阅读课本71页内容,完成下表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3、研究群落的基础是研究: 。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观察书本72页图4-8和4-9,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
1、意义:是区别 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 ,即群落中 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 ,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三、种间关系
阅读书本72—73页“反映中间关系的实例”讨论生物种间存在哪几种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 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和 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 或 ,摄取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相互依存,彼此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探究一:尝试构建种间关系的数量和能量的数学模型并说明其中的关系特点。
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互利共生 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 。数量上两种生物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 地衣(藻类与真菌组成)、大豆与根瘤菌 寄生 对寄主 ,对寄生生物 。如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 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大肠肝菌 竞争
图a
图b 数量上呈现出“ ”的同步性变化。
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 。 牛与羊;农作物与小灌木;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 ”的不同步性变化 羊与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 特别提醒:
1.判断生物之间的关系时,要先判断是种内关系还是种间关系
2.注意捕食与竞争的数量坐标图的不同。
规律方法:
(1)两条曲线“同升同降”为互利共生关系。
(2)两条曲线“交替消长”,则可能为竞争关系或捕食关系。若两曲线的最高点相同为竞争关系,不同则为捕食关系。
(3)两曲线“一升一降”,则为寄生关系或竞争关系。但竞争关系会导致物种灭绝,即下降曲线能降到零,而寄生关系一般不会淘汰物种。
探究二:
1.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是捕食还是竞争关系?为什么?
2.寄生、竞争、捕食是种间 ,而互利共生属于种间 ,对种群进化有 (害/利)。
3.间斗争最激烈的是 关系。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种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 。
2.类型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在_________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_______现象。 群落在水平上呈______________分布。
决定
因素
植物分层: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 条件
地形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
的不同、生物
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 特别提醒:森林的垂直结构和水域的垂直结构是由光照决定的,高山由下到上的垂直结构是由温度决定的,动物的垂直分布是由植物的垂直分布决定。
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