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技巧小结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
① 曰: “留以为梁。 ”余曰: “木小不堪也。 ”僮曰: “留以为栋。 ”余
曰: “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 “木一也,忽病 ② 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 : “小子听之,物各有
宜用也,岂惟木哉? ”
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余曰:
“太多矣。 ”乃尽湿 ③ 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
灭。余曰: “太少矣。 ”僮怨曰: “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 “小子听之,情各
有所适也,岂惟火哉?
”
(节选自吕坤《呻吟录》)
【注】 ① 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 病:担心,忧虑。 ③ 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 人有馈一木者
馈: ________
② 木小不堪也
堪: ________
③ 为余生炭满炉
余: ________
④ 乃尽湿之
乃: 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
3)小明性格内向 ,妈妈常常为此担心。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答案】 ( 1)馈赠,赠送;胜任,胜用;我;于是,就
2)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3)示例 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 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解析】 【分析】 ⑴① 有人送来一根木料。馈,赠送。 ② 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堪,能承受。 ③ 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余,我。 ④ 就都用水浇灭了。乃,就。
⑵ 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重点词语有:宜,合适;岂,难道;句意为: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岂只是木料呢!
⑶ 本文通过同一木料 “我”的不同评价,告诉了我们的道理是:事物都有它合适的用途。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大可不必为此担心。不是说内向就是坏事,其实内向的人思维缜密和谨慎,外向的人是发散性的思维,很明显的一点是外向的人是先说话再考虑,内向的人是先考虑再说话。
故答案为: ⑴ ① 馈赠,赠送 ; ② 胜任,胜用 ;③ 我 ; ④ 于是,就 。
⑵ 你听我说这个道理,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哪里只是木头才这样呢?
⑶ 示例 1:事物各自有适宜的用途,我性格内向,也一定有我的用武之地。
示例 2:正如炉火太大太小都不好,我也会在性格上作一些改变的。
【点评】 ⑴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⑵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 “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
直译为主 ”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
号入座。
⑶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题时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正
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提炼概括文章内容,比较分析作答。
【附参考译文】
有人送来一根木料,家僮说: “留下可以做成房梁。 ”我说: “木料太小,不能做房梁。 ”
家僮说: “可以做栋。 ”我说: “木料太大,不适宜做栋。 ”家僮笑着说: “木料是同一根,
(你)忽而嫌弃它大,忽而又嫌弃它小。 ”我说: “小子,你听我说,物品各有它的用处。
岂只是木料呢! ”有一天小僮为我生炉子,装了满炉子炭,热得烘人,我说: “炭太多了。 ”
他把炭都用水浇灭了,只留下三两个火星,欲灭不灭。我说: “炭太少了。 ”小僮抱怨说:
“火炉是同一个,(你)既嫌炭多,又嫌炭少。 ”我说: “小子听着,做事情各有它适宜的分
寸。岂只是火呢! ”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
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
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 ·果部》)
1)用 “/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故 人 名 为 谏 果。
2)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答案】 ( 1)故 / 人/ 名为谏果。
2)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榄能之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