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强化六 动力学中的“滑块—木板”模型-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pdf
—
专题强化六动力学中的“滑块木板”模型
学习目标1.理解什么是“滑块—木板”模型。2.会用动力学的观点处理“滑块
—木板”模型问题。
1.模型特点:滑块(视为质点)置于木板上,滑块和木板均相对地面运动,且滑块和
木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位移关系:如图1所示,滑块由木板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滑块和木板
同向运动时,位移之差Δx=x-x=L(板长);滑块和木板反向运动时,位移大小
12
之和x+x=L。
21
图1
3.解题关键
角度水平面上的板块模型
例1如图2所示,一质量M=2kg的木板长度为L=50m,静止放在水平面上,
另一质量m=2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静止放在木板的左端,已知铁块与木板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设最大静摩擦力
12
2
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现给铁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求:
图2
(1)若F为变力,且从零开始不断增大,当F增大到多少时,铁块与木板即将开始
相对滑动?
(2)若F恒定为20N,试通过计算说明,在此情况下,m与M是否分离,若不分
离求两者共同的加速度;若分离,求从静止开始经过多长时间,二者分离?
答案(1)12N(2)分离5s
解析(1)二者即将相对滑动时,对整体有F-μ(M+m)g=(M+m)a
2
对木板有μmg-μ(M+m)g=Ma
12
联立解得F=12N。
(2)由于F=20N12N,因此铁块与木板两者会分离,对铁块和木板由牛顿第二
定律分别有F-μmg=ma,μmg-μ(m+M)g=Ma
11122
22
解得a=5m/s,a=1m/s
12
11
22
根据L=at-at
12
22
解得分离所需时间t=5s。
1.如图3所示,质量m=1.0kg的物块(视为质点)放在质量M=4.0kg的木板的右
端,木板长L=2.5m。开始木板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及木板与水平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40N,最
2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g=10m/s。则物块在木板上运动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A.物块与木板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
B.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5.6m/s2
C.物块的最大速度大小为3.5m/s
D.物块到达木板左端时木板前进的位移大小为3.5m
答案D
μmg2
解析物块与木板恰好相对滑动时物块的加速度a==μg=2m/s,此时对整
m
体有F-μ(M+m)g=(M+m)a,解得F=20NF=40N,则物块与木板相对滑
mm
动,不可能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