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高中地理 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说课稿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发布:2025-03-09约2.92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3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江苏省江阴市璜土中学高中地理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说课稿1新人教版必修3。本节课以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影响,强调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提升学生综合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学会从地理、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区域认知,了解我国能源调配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国家战略布局的认识;激发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考察或模拟实验,体验资源调配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通过案例,分析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和目的,使学生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探讨西气东输工程对沿线地区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资源调配的利弊。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复杂性: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涉及的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引导学生理解资源调配的复杂性。

-区域间协调发展:探讨如何在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中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学生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识别不同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合理的协调发展策略。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包括新人教版必修3地理课本和相应的教学参考书。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西气东输工程的相关图片、工程进展视频、地理分布图等。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白板和标记笔,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同学们,大家平时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比如,我们这里的水资源丰富,而其他地方却面临缺水问题。

2.学生分享生活实例,教师总结: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引入新课《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新课讲授

1.教师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定义和意义,结合我国西气东输工程为例,说明其背景、目的和实施过程。

2.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这一工程对沿线地区有哪些影响?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要关注其对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的相关图片、图表和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工程的全貌。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点评: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问题。

四、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除了西气东输工程,还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例?这些实例有哪些特点和启示?

2.学生分享其他实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持续发展?

五、小组合作探究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所在的地区需要实施一项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你们会考虑哪些因素?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包括工程背景、实施步骤、预期效果等。

3.教师点评:各组展示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强调关键问题。

六、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2.学生回顾课堂所学,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3.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强调本节课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七、课后作业

1.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短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任务,推荐相关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

-学生能够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2.思维能力提升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从多角度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利弊。

-学生能够识别不同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提出合理的协调发展策略。

-学生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