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应用或介绍.pptx

发布:2017-05-27约1.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介绍 Made By徐梦雨 南艳丹 华梦艺 梅晓莹 1.克氏定氮法 2.双缩脲法 3.紫外吸收法 4.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5.水杨酸比色法 6.分光光度法 7.燃烧法   克氏定氮法 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分解出氨,氨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在克氏定氮仪中加入强碱碱化消化液,使硫酸铵分解出氨。用水蒸气蒸馏法将氨蒸入无机酸溶液中,然后再用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滴定所用无机酸的量(mol)相当于被测样品中氨的量(mol),根据所测得的氨量即可计算样品的含氮量。   因为蛋白质含氮量通常在16%左右,所以将克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乘上系数6.25,便得到该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双缩脲法 蛋白质含有肽链,与双缩脲结构相似,因此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含量与反应所生产的颜色深浅成正比,可用比色法测定,最大值为540nm。本法适用于豆类、油科、米谷等作物种子及肉类等样品的测定。在0-10 ug/L蛋白质含量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较低,但操作简单迅速。 紫外吸收法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的酪氨酸、色氨酸时,在280nm处有吸收,吸收值与其浓度成正比,可定量测定。该法迅速、简便,不受低浓度盐干扰,但所测蛋白质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时,有误差,且样品中含有嘌呤、嘧啶等能吸收紫外光的物质对测定有干扰。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考马斯亮蓝G-250(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测定蛋白质含量属于染料结合法的一种。在游离状态下呈红色,最大光吸收在488nm;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变为青色,蛋白质-色素结合物在595nm波长下有最大光吸收。其光吸收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因此可用于蛋白质的定量测定。蛋白质与考马斯亮蓝G-250结合在2min左右的时间内达到平衡,完成反应十分迅速;其结合物在室温下1h内保持稳定。该法是1976年Bradford建立,试剂配制简单,操作简便快捷,反应非常灵敏,灵敏度比Lowry法还高4倍,可测定微克级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浓度范围为0~1 000μg/mL,最小可测2.5μg/mL蛋白质,是一种常用的微量蛋白质快速测定方法。 水杨酸比色法 样品中的蛋白质经硫酸消化转化为铵盐溶液后,在一定的酸度和温度下可与水扬酸钠和次氯酸钠溶液作用生成有颜色的化合物,可以在波长660nm处比色测定,所求出的含氮量,换算成蛋白质含量。 分光光度法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催化加热条件下被分解,分解产生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在pH 4.8 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成黄色的3,5-二乙酰-2,6-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化合物。在波长400 nm 下测定吸光度值,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燃烧法 试样在 900 ℃~1200 ℃高温下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混合气体,其中的碳、硫等干扰气体和盐类被吸收管吸收,氮氧化物被全部还原成氮气,形成的氮气气流通过热导检测仪(TCD)进行检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