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测定方法K9860凯氏定氮仪.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粗蛋白的测定(K9860凯氏定氮仪)
一、实验目的:掌握常见饲料原料、饲料及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各种饲料的有机物质在还原性催化剂(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钠或硒粉)的帮助下,用浓硫酸进行消化作用,使蛋白质和其它有机态氮都转变成NH4+并与浓硫酸化合成硫酸铵,而非含氮物质,则以CO2、H2O、SO2状态逸出。消化液在浓碱的作用下进行蒸馏,释放出铵态氮,用硼酸溶液吸收之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作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0.1 mol/l)滴定,求出氮的含量,根据不同的饲料再乘以一定的系数(通常用6.25计算),即为粗蛋白的含量。
三、K9860凯氏定氮仪实验试剂:
1. 硼酸溶液(20 g/L):称取20 g硼酸,加水稀释至1000 mL;
2. NaOH溶液(400 g/L):称取400 g NaOH,加水溶解,稀释至1000 mL;
注:NaOH溶于水大量放热,将大烧杯放入水中冷却
配置时必须使用塑料烧杯,严禁使用玻璃制品配制NaOH溶液。
3. HCl标准滴定液(0.1 mol/L):移取8.3 mL盐酸,定容至1000 mL;(浓度很重要,一定要搞准)
4. 指示剂: 称取0.1 g甲基红和0.5 g 溴甲酚绿,用无水乙醇定容至100 mL;
5. 催化剂:将CuSO4和K2SO4按照1:10比例混合,研磨均匀(3.3 g);
6. 硼酸溶液:在1000 mL 2%的硼酸溶液中加入10 mL指示剂;
7. H2O:必须是蒸馏水,至容积的3/4处。???? 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
四、K9860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
1.试样的消化(每个样品三个平行)
消化管洗净,烘干。称取试样0.2~0.5g准确至0.0002g,用长纸条送入消化瓶底部,同样加入0.3g硫酸铜,3g硫酸钾,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0mL浓硫酸和4粒玻璃珠,将消化瓶放在消化炉上(约420℃)(在509通风橱内)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3h。
以下实验操作为K9860凯氏定氮仪操作步骤(不会的可以问龙萌或者李阳)
1 检查仪器
1.1检查瓶盖是否旋紧,必须确认不漏气、不漏液;
1.2检查进出水、排液管道是否通畅;
1.3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若仪器出现异常,应立即暂停操作。
2 开机
开机前必须先打开冷凝水开关,然后打开电源开关。
3调试
开机后的界面上会显示“调试、测试、查询”字样,光标默认在“调试”,按“确定”键进入“调试”状态。
3.1 按“选择”键选中“滴定”,然后“确定”,让机器吸滴定用的盐酸润洗管道及排除其中的空气(非常重要),约需45-50秒,然后选择“排液”,重复2-3次。注意观察吸收瓶里的加入量(下拉把手即可看见)。
3.2 按“选择”键中“硼酸”,让机器吸硼酸润洗管道,约需3-4秒,然后选择“排液”,重复2-3次。注意观察吸收瓶里的接入量(下拉把手即可看见)。
注意:盐酸用量较少,硼酸可多用点,先盐酸后硼酸。
4 检测
选择“测试”(或者从菜单上面通过“选择”键,选择“测试”,然后“确定”),进入样品测试。
4.1 空白值:每次开机测一批样品,都要测系统空白值。做法如下:放上干净的空消化管,密封好。设置好参数后,选择“测试”,机器会自动进行测试。更换消化管,重复几次,待测值稳定后(盐酸变化值在0.05ml范围内较好),算出盐酸标定的平均值,即为空白值。做此空白值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
4.2 设定参数:设定参数如下,样品重量为称量重量;滴定酸摩尔数为0.1mol/L;蛋白转换系数为6.25;空白值(设为4.1所测定的值)(空白只几乎不用改);定标系数为系统默认。
4.3 标准值:准确称取硫酸铵0.1-0.2g,精确到0.0002g,送到空消化管底部,放在定氮仪上,测定。如果测定结果中硫酸铵的含氮量为21.19±0.2%,则可以继续测定,如果不是在此范围内,则要对盐酸的浓度进行调整,然后测定硫酸铵的含氮量,直达落在21.19±0.2%内为止。
4.4 测定:按“确认”键开始测定,机器将自动依次进行“排液、加硼酸、加碱、蒸馏、滴定、排液”过程。“滴定”结束后,系统将自动打印结果(没有打印纸,要记录在记录本上)。“排液”结束后,光标处于“继续”位置。
4.5 取下消化管,换上下一个样品,重复步骤4.2和4.3,继续测定。
5 关机(直接关闭电源即可)
5.1 关闭电源,将消化管取下,换上一根干净的空消化管,密闭好。
5.2 将机身、消化管仓、试剂仓和机器周围桌面反复擦洗,清理干净。
5.3 用洗衣粉将消化管洗涤干净,最后用蒸馏水润洗后放到60℃烘箱中烘干,收到消化管架中。注意:消化管价格昂贵,洗的时候要轻拿轻放。
五、注意事项:
5.1开机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