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利率与利息.ppt

发布:2017-05-27约1.77万字共1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概述 第二节 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 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第四节 中国的利率管理 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概述 一、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 二、 利息的本质 三、利息向收益的一般形态转化的表现及其作用 四、 利率的分类 五、 利率的计量 六、 利率的经济功能 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概述 一、利息和利率的概念 1、利息(interest)指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 2、利息率(interest rates),简称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贷出资本额的比率。 二、利息的本质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 利息报酬论——威廉·配第 利息剩余价值学说——亚当·斯密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资本生产率说——萨伊 节欲论——西尼尔 时差论——庞巴唯克 均衡利息论——费雪和马歇尔 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 (三)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一)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 1、威廉·配第的“利息报酬论”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为地租的存在而产生的,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2、亚当·斯密的“利息剩余价值学说”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利息实质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代表,始终是从利润中派生出来的。 (二)近现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1、萨伊的“资本生产率说” 萨伊是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创始人,他认为商品的效用,从而商品的价值,由资本、劳动、土地三个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这三个要素在生产中它们各自提供了服务,因此,利息、工资和地租便是它们各自服务的报酬。 2、西尼尔的“节欲论” 英国经济学家西尼尔提出的“节欲论”认为,资本来自储蓄,要进行储蓄就必须节制当前的消费和享受,利息就来源于对未来享受的等待,这是对积累资本而牺牲现在消费的一种报酬。 (二)近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3、庞巴唯克的“时差论” 庞巴唯克是奥地利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认为利息的产生取决于人们对同一商品现在和将来的两个不同时间内主观评价的差异。 现在财货:直接满足现在欲望的商品。 将来财货:满足将来欲望商品。 现在的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同一数量未来物品更有价值,利息来源于价值时差,是对将来价值相对现在价值贴水的补偿。 (二)近代西方学者的利息理论 4、费雪和马歇尔的“均衡利息论” 以费雪和马歇尔认为利息率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或资本的价格是由资本的供求决定的。 5、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论” 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认为利息是人们在特定时期内放弃货币周转流动性的报酬,即不持有货币进行储蓄的一种报酬。 (三)马克思的利息理论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双重支出,双重回流)形式的分析中,揭示了利息的来源,分析了利息的本质。 Pm G——G——W ······P······W’ ——G’—G’’ 利息就其本质而言,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也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 结论:1、从利息的来源看,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2、从借贷双方的关系看,利息是财富的分配形式。 3、从市场供求关系看,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 三、利息向收益的一般形态转化的表现及其作用: 1、表现:无论资金是否贷出或借入,利息都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收入或支出。 2、作用: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这种转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 含义: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 计算:收益(B)=本金(P) × 利率(r) 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金,即:P=B/r 运用: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1:地价=土地年收益/年利率 例2:人力资本价格=年薪/年利率 例3:股票价格=股票收益/市场利率 第一节 利息和利率概述 四、利率的分类 (一)按照利率决定方式分类 1、官定利率(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局按照货币政策要求制定的要求强制实施的利率。 2、市场利率:是在借贷资金市场上,由资金供求变化形成的竞争性利率。 3、公定利率:由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如银行业公会等规定的要求会员金融机构实行的利率。 第一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