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细胞工程 高考强化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 不定项).docx
第2章细胞工程高考强化2023-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同步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不定项)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第2章细胞工程(人教版2019不定项)
本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细胞工程概述:细胞工程的概念、发展简史及意义。
2.植物体细胞杂交: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3.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应用。
4.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原理及其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5.干细胞工程:干细胞的概念、分类、来源及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6.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的关系:基因工程在细胞工程中的应用,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制约。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理解细胞工程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发展的热情。
3.实践与综合运用: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
4.信息获取与处理:培养学生获取、处理生物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在细胞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遗传学基础、生物技术等基本知识。
-学生对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实验课程中已接触过简单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生物学实验操作表现出浓厚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偏好小组合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对复杂的细胞工程技术原理和实验步骤理解不够深入。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实验设备使用不熟练、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等问题。
-学生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需要引导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材。
2.辅助材料:收集与细胞工程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于直观展示细胞工程技术。
3.实验器材:准备显微镜、细胞培养皿、培养基、移液器等实验器材,并确保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求,设置实验操作台、分组讨论区,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物技术应用为例,如疫苗制备、作物改良等,引发学生对细胞工程的兴趣,提出问题:“这些应用背后的生物学技术是什么?”,从而导入新课《细胞工程》。
2.新课讲授(15分钟)
详细内容:
-讲解细胞工程的概念、发展简史及意义,通过实例说明细胞工程在生物学研究和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介绍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这些技术的实际应用。
-讲解单克隆抗体和干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3.实践活动(15分钟)
详细内容:
-分组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细胞工程技术的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观看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视频,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细胞融合技术的理解。
-通过模拟干细胞分化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干细胞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4.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让学生讨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举例回答如何利用该技术培育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讨论单克隆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举例回答如何制备和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某些疾病。
-让学生讨论干细胞工程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举例回答如何利用干细胞技术修复受损的组织或器官。
5.总结回顾(5分钟)
详细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细胞工程的概念、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和干细胞工程的应用。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等,确保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总用时: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细胞工程概述
-细胞工程的概念:利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细胞进行改造和利用,实现特定目标的技术。
-细胞工程的发展简史:从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到现代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
-细胞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