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思修课件第三章.doc

发布:2015-09-10约8.2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三 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关键词 人生观 人生目的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人生环境 主要内容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本节重点 人是什么? 人为什么活着? 人应该如何活着?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一)人与人生 人是什么? 中外思想史上的人性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人和绵羊最大的不同在于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 ——马克思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9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具有:自然 社会 双重属性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基本观点: 社会关系决定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人的本质是在社会关系中形成的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一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用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20 (二)人生及其矛盾过程 人生:是指人的整个生命流逝过程及其社会意义。 人生过程:自然生命流逝过程; 在自然生命流逝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人生过程是一个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 生存需要: 享受需要:(如“吃讲营养;穿讲时尚;住讲宽敞;用讲高档”); 发展需要 人生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生与死的矛盾;苦与乐的矛盾;得与失的矛盾; 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肉体与灵魂的矛盾。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人的潜能与人的价值的矛盾; 个人与他人、社会、集体、自然的矛盾; 私与公的关系(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损公肥私); 利益与道德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矛盾); 境遇与选择、命运与拼搏的矛盾; 爱情与婚姻、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目的与手段的矛盾(欲望与追求、需要与活动的矛盾) 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矛盾; 每个人 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 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 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 才是人生。 ——季羡林 (三)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人生 我 选 择……..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活着为了谁? 案 例: 一个14岁的少年,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是学校的三好学生、班里的班长。有一天他看了一个电视节目,记者现场采访一个偏僻乡村的放牛娃。记者问他:“你在这儿放牛做什么?”放牛娃回答说:“让牛长大!”“那牛长大以后呢?”“卖钱,盖房子。”“有了房子又做什么?”“娶媳妇,生娃。”“生了娃呢?”“让他也来放牛呗!”没有想到,这几句简单的问答,却诱发了这个少年的死亡念头。死前,他在日记中写道:“看了电视,我想到了自己—— 我为什么读书?考大学。考上大学又为什么?找一份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又怎样?找一个好老婆。然后呢?生孩子,让他也读书,考大学,找工作,娶媳妇……生命轮回,周而复始。”“这样的生活没有意义,这样的生命没有价值。” —— 这个14岁的少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夜里,在与父母一墙之隔的自己房间里,他服毒自杀了。 中国达人秀断臂少年的话: “ 要么精彩地活着,要么去死!” 幸福生活的三要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他望了她一眼, 她对他回眸一笑, 生命突然舒醒。 ——白郎宁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变得万紫千红。 ——[爱]巴克莱博士 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集》42-96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