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养花3教案 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7约8.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养花3教案 冀教版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置之不理、秉烛夜游、自生自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感受生活之美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也可联系自身经历体会养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养花的酸甜苦辣;学会作者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 预习作业: 1.课前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词语。 [奇花异草] 稀奇难得的花草。形容花草品种很珍贵,稀有罕见。 [置之不理] 置:放。理:过问。之:它,这里指花。置之不理就是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死亡。形容不加过问,任其自然发展。 [秉烛夜游] 秉:拿着。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三年五载] 载:年。指不太长的时间。 [大雨倾盆] 倾盆:大雨倾注的样子。比喻雨势急骤。 2.从课文中我们发现昙花似乎是很名贵,并且显得有一点神秘,只在夜间开花,还令主人特别自豪。那么昙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花呢?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进一步认识昙花,了解昙花,揭开昙花神秘的面纱。把你所说的制作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昙花介绍”。 3.熟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北京有一个特殊的四合院,说它特殊,是因为它更像一个小花园。在院子的一侧,有课高大的柿树,绿叶丛中缀满了红柿,人们称其为“丹柿小院”。夏季,院里长满了各色的花草,那只淘气的小猫,只好跑到房顶上去玩了,因为院子里已经没有了它的运动场。到了秋季,满院子的菊花竞相开放。这是,主人极有兴致地为花命名,邀好朋友品茶小聚,好惬意的情景呀! 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一位东方文化的巨人,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作家。他的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都曾被译成外文,传播到了全世界。他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传世佳作,他是谁呢? 二、初步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小组内解决。如果在小组内没有解决,全班交流时提出来大家帮他们一起解决。 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三、汇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  循环、昙花、秉烛夜游、菊秧、砸死、置之不理、 试验、霜冻、调节、遵循、秧苗、腰酸腿疼 2.提出小组未解决的问题(包括字音、词义) 3.说说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①养花的目的。 ②养什么花。 ③养花要摸门道。 ④养花要付出辛苦。 ⑤养花使人喜悦。 ⑥养花使人伤心。 ⑦养花的乐趣。 4.谈谈已经读懂了什么? ⑴ 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⑵ 养花很辛苦。 ⑶ 养花能增长知识。 5.提出不懂的问题   ⑴“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⑵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养花本是件很平常的事,浇水,施肥,剪枝,捉虫,甚是繁琐。可老舍先生却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用他那风趣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娓娓讲述了养花的乐趣。 请你认真地读读课文,看看在老舍先生的眼里,养花有怎样的乐趣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和对老舍先生的印象。 2.思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能体会到老舍先生的这种养花的乐趣?(用心地品读文章,再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并有滋有味地读一读。) 二、深入探究 1.自己默读、感悟。 2.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讨论疑点。 3.班上汇报。 采取一组代表发言,其他组补充及教师点拨的形式。 着重理解这些内容:  ⑴“花开得大小好坏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可以体会出作者爱花,确实把养花当成了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情感。 ⑵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会奋斗的花草”指生命力强,能迎风斗雪、战胜自然灾害的花草。)这是作者养花的特点。 ⑶作者养花,不是对花“置之不理”,而是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地关心它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花有感情。)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规律,增长了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这是作者学会养花后的自豪之情的流露,这就是乐趣。 ⑷养花有益身心。指养花锻炼了身体,消除了疲劳。在辛苦中了解了劳动的意义,得到了乐趣。表达了作者热爱劳动的感情。 这里有两点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作者为什么说得感谢它们?(因为养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