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养花2教案 北师大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养花2教案 北师大版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实施的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执这种观点,久而久之会抹煞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此,本课教学拟将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经历理解的过程,揣摩作者的意念与表达,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许会见到较好的效果。
设计特色 自己阅读,自己理解;教师点拨,深化认识。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自读课文,共商教学目标 运用魏书生老师的“与学生商量、商量、再商量”的观点,和学生共同商定教学目标。 其中包含学生的需求、质疑,教师的教学要求。 1.生字新词的教学目标; 2.编写课文提纲的目标; 3.理解作者情感的目标; 4.理解词句的目标; 5.背诵、造句的目标。 二、自读课文,分组讨论,尝试自己完成目标 (一)生字新词教学目标的完成,不仅是注意生字词的音形义,更要将其放在上下文中,结合实际,弄清词义,实现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例如:置之不理──自生自灭──关切──门道; 循环──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昙花──秉烛夜游等词的串联理解。 (二)尝试自列段意,引导读懂课文。 1.自读课文,写出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要求自己阅读课文,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讨论时能说出写这段段意的依据。 2.讨论段意,深究课文内容。 (1)根据学生写的段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后讨论或辩论,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 如:对于第二自然段大意的概括可有两种选择: A.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从课题出发) B.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乐趣。(从文章的中心思想出发) 引导:从四句话的内容探究,选A正确些。因为后三句分别叙述:养花的目的,养花的盛况(弄懂第四句话的内在意思)。 又如第二段: A.花虽多,但没有奇花异草。 B.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引导:这段5句话,第2句和第4句都是写“因”,第1句和第5句都是写“果”,只不过两个结果的角度不一样问导学生进行段意合并,并提醒学生组织好语言)。 3.总结:(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写每段的段意之前一定要读懂其中的每句话,理解它们的意思,在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理清关系,较全面地、通顺地写出每段的段意。 三、感情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体会作者情感。 朗读最后一段,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如: ──作者的总结是全面的:第1句说花的本身给人带来的乐趣,第2句说养花过程中获得的乐趣。基本概括了全文内容。 ──作者的总结是表面的,不能体现作者对“乐趣”二字的深刻认识。这篇课文应该体现他对知识、真理的追求。 引导:如果照你的认识,结尾应该怎么写?(引导学生在老舍为人朴实谦逊、文风朴质的层面上认识课文的内涵) 四、尝试背诵。 五、完成提纲。总结列提纲的方法。 六、布置小练笔。 你有什么爱好? (如集邮、养花、养鱼、书法、图画……)你为什么喜爱它?怎么爱好的?有什么感受?试着用笔把它们写出来。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养花3教案 冀教版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置之不理、秉烛夜游、自生自灭”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体验生活,抒发真情实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乐趣,感受生活之美好。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也可联系自身经历体会养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养花的酸甜苦辣;学会作者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
预习作业:
1.课前通过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词语。
[奇花异草] 稀奇难得的花草。形容花草品种很珍贵,稀有罕见。
[置之不理] 置:放。理:过问。之:它,这里指花。置之不理就是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管它。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死亡。形容不加过问,任其自然发展。
[秉烛夜游] 秉:拿着。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三年五载] 载:年。指不太长的时间。
[大雨倾盆] 倾盆:大雨倾注的样子。比喻雨势急骤。
2.从课文中我们发现昙花似乎是很名贵,并且显得有一点神秘,只在夜间开花,还令主人特别自豪。那么昙花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花呢?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进一步认识昙花,了解昙花,揭开昙花神秘的面纱。把你所说的制作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昙花介绍”。
3.熟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