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转型时期的农民工住房问题[J].pdf

发布:2017-10-11约5.36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转型时期的农民工住房问题 ———一种政策过程的视角 第 七 丁富军,吕 萍 卷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第 一 期 摘要:从政策过程的视角论述农民工住房问题纳入国家政策层面的可行性,可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提供 二 ○ 政策方向。本文从杜布林冲突的系统分析模型出发,建构“黑匣子”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并运用成本-收 一 ○ 益分析、政府分权理论等,从政策执行的角度来检验政策方案。通过政策输入过程分析,识别形成农民工住 年 一 房问题的实质因素,并分析农民工住房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的实践约束条件。通过对政策执行约束条件的 月 分析得出:农民工住房政策的逻辑起点不是农民工住房质量,而是附加在户籍制上的城乡二元体制结构。 V o l 研究认为农民工住房问题本身无法作为良好的政策问题纳入中央政府决策范围。建立农民工住房保障体 . 7 N 系并允许农民工有条件地享受城市住房保障政策,或直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都不是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o . 1 的最优政策,但前者作为渐进的决策途径,还是有助于缓解社会转型矛盾的;政府应当制定改革户籍制的 J a n 长远目标,并在此框架下坚持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住房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 , 2 0 关键词:转型时期;农民工;住房问题;政策过程分析 1 0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6162 (2010)01- 0058- 09 公 共 管 理 学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认同的脆弱链条,农民工群体被整体性地排斥在中 报 “农民工”主要是指户籍在农村,进城务工或在 国城市住房体系之外。农民工大多居住在城市边 异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缘,住房空间狭小、设施简陋、缺乏安全保证,生活 58 后,改革开放进程逐步加快,城市创造的就业机会 环境和卫生条件差,住房状况令人堪忧。 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大 关心和保护农民工,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住房 陆农民工人数超过2.25 亿,其中在异地的农民工 问题已引起政府政策层面的关注,并在湖南长沙、 ① 浙江湖州、江苏南通、重庆、上海等地陆续展开试 达到 1.4 亿以上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体制变革和 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形成的特殊群体,他们广泛分布 点。这些政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各地在 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和 政策执行上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农民工公寓入住率 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不高、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遭冷遇、地方政府财 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农民 政压力等。 工群体整体上处于“经济吸引、行政管制、社会边 农民工住房问题亟待解决,然而,盲目地出台 缘”的尴尬境地,加之这一弱势群体短期内难以完 一系列相关政策不但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反 成城市融入和“再社会化”,因而成为一个缺乏社会 而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