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红土地的歌》教案 湘教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红土地的歌》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以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3、能认真听赏《洞庭鱼米乡》、湖南民歌《放风筝》和江西民歌《斑鸠调》,感受“红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湘赣两地民间小调的特点,以及放风筝的传统文化。
4、在学习活动中体会人民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产生对湘赣红色革命圣地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
教学难点
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
教学准备
课件、相关音像资料、表演道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任务环节:1、非常高兴又和大家一起进入开心的音乐课堂。下课前10分钟,我们要开个演唱会,但是只唱一首歌曲,你们可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艺术处理方法来表现它,到时我们看看三个组哪一组的声音最美,形式最美,作品最完整,表演得最有创意。这首歌曲就隐藏在下面这首歌中,请你竖起音乐的耳朵来找一找。2、欣赏《浏阳河》3、找出答案。二、复习环节:(一) 回忆旋律1、老师范唱全曲老师先给大家唱一遍。请你们找一找歌词出现了几问几答,内容是什么?2.学生回答3.学生演唱4.老师强调美感,唱难点后再演唱全曲。(二)歌曲风格的把握1.欣赏张也演唱的《浏阳河》。思考:与我们唱的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这样演唱有什么特色?2.找出方言并朗诵,体验民歌的旋律和方言相结合的特点。3.学生演唱(方言演唱全曲)三、 歌曲的艺术处理(一)结合湘土文化、歌词特点与速度变化处理作品1.我们刚才齐唱了几遍,你们觉得歌词有什么特点?这种特点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它?(对唱)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问?什么样的情绪来答?2.师问生答演唱歌曲。3.一生问众生答演唱歌曲。(改变速度)?? 请大家听好老师的伴奏。??1)思考:两遍的情绪是否一样?为什么?
2)音乐知识:快—慢—快 呆会的表演中就可以用上这种形式哦。??(二)、创作1.铺垫:1) 听录音——思考:跟我们唱的相比多了些什么?2)分辨录音中的二声部旋律:前奏中、长音处、同音重复3) 教师介绍为歌曲创作二声部的方法4) 思考: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5) 老师同学生一起合作演唱。6) 小结: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刚才我们用了些什么形式来演唱《浏阳河》。(对唱、方言、变化速度、合唱)2.分组练习1) 选组长。2) 给出评价标准:现在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来进行编创,呆会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个组的节目给大家:最美的感受—声音美,形式美;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作品完整并富有创意。四、学生展示??请其他组的同学仔细欣赏,看看他们用了哪些形式和方法来表现歌曲。五、评价小结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师: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毛委员带着红军穿着草鞋背着土枪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终取得了胜利,当时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人民以各种形式来表达欣喜之情。抗日战争胜利了,人民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春天,在毛委员的家乡湖南,几个年轻的姐妹闲着无事,来到了浏阳河,她们想干什么呢?你们听
二、??????? 民歌大会萃
1、听赏湖南民歌《放风筝》
(媒体播放《放风筝》)
师:她们来到浏阳河干什么呢?(放风筝),她们的风筝有什么特点啊?(蔑扎的,纸糊的)她们放风筝的心情怎样?(高兴愉快)
(课件出示:姐妹们和她们的风筝)
2、复习歌曲《浏阳河》
师:她们是在哪放风筝啊?(浏阳河)
浏阳河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
(老师弹琴,学生歌唱《浏阳河》)
a、??????????? 全班齐唱
b、??????????? 男女对唱
师:湘江边有个什么县?(湘潭县)
出了个什么人领导人民得解放啊?(毛主席)
3、听赏《洞庭鱼米乡》
师: 姐妹们在一起快乐的放着风筝,突然,有只风筝断了线,断了线的风筝随着风儿飘啊飘,从浏阳河一直飘到了洞庭湖,洞庭湖可是鱼米之乡啊,不信啊,你们看
(课件出示:伴随音乐《洞庭鱼米乡》,画面展现洞庭湖上的优美风光)
4、听赏《斑鸠调》
师:风儿吹着风筝继续往东飞,不知不觉飞出了湖南境内,到了哪里呢?我们来看看
(课件出示:音乐播放江西民歌《斑鸠调》)
师:同学们刚才听的这首歌歌名叫《斑鸠调》,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江西民歌,下面我们再听听,同学们可以轻轻的跟着唱一唱,体现一下江西民歌的风格特点
5、????????? 歌曲学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师:风筝飞到了哪里?(江西)
江西是革命根据地,这里有着毛主席(红军长征是毛委员)带着人民共同奋斗的历史,有一首歌可以印证,请听
(播放《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