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美好的收获教案 湘教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美好的收获教案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本课的各项音乐教学活动,对小学阶段所学的内容有较清晰的记忆。
2.能根据歌谱写出歌名,根据歌名唱出或写出歌曲的前四小节歌谱。
3.能听辨学过的音乐,写出其曲名,并能哼唱出音乐主题。
教学重难点:
1.能认识小学阶段接触过的各种乐器,并能为乐器分类。
2.能把自己参与音乐活动的感受,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3.能辨识图片上的音乐家,并说出他们的主要作品。
教学过程:
一、难忘的歌
1.请根据歌谱写出歌名
《静夜思》
《摆手舞》
《好娃娃》
《鳟鱼》
2.请回忆你参加这些活动时的美好感受,说出来与同们学交流
《两只小山羊》
《蒙古族筷子舞》
《小乐器讲故事》
《南极电波传北京》
《小熊回家》
《敲筷子》
《碰碰对》
二、动人的乐曲
1.听音乐排顺序
A.鸭 子 拌 嘴 ( ) B.晚 会 ( )
快乐的诺苏 ( ) 京 调 ( )
加伏特舞曲 ( ) 春之声圆舞曲 ( )
在钟表店里 ( ) 在中亚细亚草原上( )
2.听音乐写曲名
3.听音乐写主题
三、知心的伙伴
请看照片,写出乐器名称。
四、令人敬慕的音乐家
你还认识这些音乐家吗?请在括号中写出他们的名字。
五、小结
附送:
2019-2020年六年级音乐下册 芬芳茉莉 1教案 人音版
教学内容:
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
2.河北民歌《茉莉花》
3.东北民歌《茉莉花》
4.歌剧《图兰多》选曲《东边升起月亮》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激发学生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能够较和谐地演唱两个声部。
3.欣赏歌剧中《东边升起月亮》合唱及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
1.二部合唱演唱《茉莉花》。
2.用正确的方法唱好高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放江苏《茉莉花》录音作引子进入新课。
2.教师简介中国民歌的分类。(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茉莉花》属小调类。因流传地域、语言不同,各地的《茉莉花》在风格色彩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体现了民歌的变异。在各地流传的《茉莉花》中,以江苏的《茉莉花》最为著名。
3.相关知识:小调——一般指流行于城镇集市中的汉族民间歌舞小曲。它具有曲调细腻优美、婉传抒情、节奏规整、结构均匀等特点。演唱形式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齐唱。
二、欣赏
1.江苏的《茉莉花》
歌曲为起、承、转、合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歌曲的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婉转流畅,给人以抒情秀美之感;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使歌曲更具江南风格色彩。
听歌曲录音。
2.河北的《茉莉花》
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但它的旋律跳进多,并趋于刚直和干脆。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歌词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听歌曲录音。
3.东北的《茉莉花》
东北的“茉莉花”较以上两首变化很大,在调试、旋律的行腔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并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听歌曲录音。
4.歌剧《图兰多》选曲《东边升起月亮》
这部歌剧描写的是发生在中国元朝的都城北京的故事。《茉莉花》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从18世纪末叶起,还流传到了欧洲和美洲。为了使图兰多(公主)的形象富于东方色彩,作曲家普契尼在这部作品里选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歌剧素材。
普契尼(1858——1924)意大利作曲家。其代表作有《蝴蝶夫人》、《艺术家的生涯》等。
三、学生讨论:分析三首民歌的相近之处与不同之处。
歌剧选曲《东边升起月亮》与原来的民歌有何不同?
四、轻声哼唱江苏民歌《茉莉花》。(熟悉旋律,为下节课学二部合唱鉴定基础)
五、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