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应对策略.doc

发布:2017-06-10约3.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应对策略   【摘 要】文章从幼儿教师自身入手,结合幼儿园和社会两方面,针对心理伤害这一现象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 师源性 心理伤害 策略 近几年来,幼儿教育蓬勃发展。幼儿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心理伤害并不少见,逐渐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导致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的出现,并非教师个人单方面的原因,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此,要对抗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也远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所幸的是,幼儿师源性心理伤害是能够预防的。本文从幼儿教师自身入手,结合幼儿园和社会两方面,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 针对幼儿教师自身而言 (一)促使幼儿教师专业观念的建立 在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各种世界观和社会思潮激烈交锋的时刻,教育必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而且这些社会思潮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以此来适应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发展。相应的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转变。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来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特别是对幼儿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广博的学科知识、扎实的幼教理论,更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技能,才能肩负起幼儿教育的重任。所以,幼儿教师要及时抓住每一次机会不断获取知识,也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充实自己,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比如说不同园所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或者在所在的年级中不定期地开展“专家讲堂”。每位教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都可能是某方面的专家。让教师开“专家讲堂”,由此提升教师自身专业化水平,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 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团队建设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每个班级由3名教师组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如何实现其教育目标,3位教师首先要团结一致,分工要明确,相互之间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每一个??体都会发现自身不足,都可以从对方身上学习长处。可以说,团队建设是促进自身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除此之外,新教师还要从已有的心理伤害案例中进行自我对照和反思。可以说,基于案例的反思是新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核心所在。当教师把眼光再次投向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意味着他会对“旧我”的一些教育理念和行为的扬弃,也意味着他会对未来发展蓝图重新规划,这就会促成自我超越 (二)幼儿教师学会心理调节,缓解压力 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刺激反馈到个体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调整心态对缓解压力是非常有用的。我们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心理培训,让幼儿教师们学会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悦纳自己,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对自身的要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要学会正确释放不良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幼儿教师之间可以互为倾诉和倾听的对象,将自身的心理压力在起始状态就得到调节,得到释放。这样,职业倦怠就不会产生,还能促进幼儿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避免出现对幼儿的师源性心理伤害 (三)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幼儿教师职业本身就要求幼儿教师要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例如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行为矫正等)和技能技巧(如绘画、舞蹈、唱歌、钢琴等)。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应讲话清楚明了、发音准确、声音柔和动听等等。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的选择更为重要。比如,有些幼儿教师滥用批评和惩罚,选择在公开场合批评、惩罚幼儿,让幼儿当众出丑,长期如此会使有些幼儿丧失自尊心;还有的教师频繁使用批评和惩罚,会使幼儿失去信心;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教师甚至使用讽刺、挖苦、嘲笑的言语批评幼儿。这样就使内向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而外向的孩子则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对抗等不良心理。这些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当使用导致了幼儿心理创伤 由此可见,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对其职业极其重要。所以,幼儿教师的选择也就是职业的入口,领导要严格把关,选择那些师范类专业毕业的品学兼优的教师,选择那些专业素养强的教师进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来。另外,对于已经进入到教师队伍中的有不良心理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意识到自身的病态,通过专业进修、心理调适等方式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便更好地开展本职工作而不被行业所淘汰 二、从幼儿园园所建设入手 (一)营造宽松、积极、民主与开放的园所文化 如果幼儿园管理者能给幼儿教师创设宽松、积极、民主与开放的工作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