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性心理和健康发展.ppt

发布:2019-08-29约3.59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学生心理卫生与健康 第八讲 性心理与健康发展 性,人人都有 我们每个人都是性塑造的生命 我们每个人都伴随着性的发育成熟而长大 性是我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 一、性心理概述 二、大学生常见的性困惑 三、大学生性健康的维护 一、性心理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理论 (三)青少年性心理的发展阶段 1、性的概念 a.性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作为生物属性的性,是指男女在生理构造上的差异和人生来具有的性的欲望和本能,它是人类生存和繁衍后代的必要基础条件。从生物的形态学和生理学上来理解,性是指伴随着性生殖出现的,由于基因与性器官的差异而形成了雄性和雌性,性征便是两性特点的表达。 社会属性的性,是性的本质体现 人的性由社会关系所决定 人的性需要,不仅包括生理性需要,更重要的是也包括社会性需要 b.性在不同层面上的含义 ? 性是生物学上的词汇,常指男女两性在生物学上的差异 ? 性别是心理学上的词汇.它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差别基础上的心理差异 ? 性别角色是社会学上的词汇.它是社会按照人们的性别赋予人们不同的社会行为模式 2. 性行为 a.性行为的概念 性行为是以生育和获得性的满足为基本目的的行为 性别差异在产生性行为中具有极大的意义 情感对性行为也具有重要意义 b、性行为的分类 依照有无性对象分: 自身性行为:如自我手淫、梦遗、意淫白日梦,还可包括变通性对象的兽奸、代用性器等 社会的性行为:凡是以人为对象(包括尸体)的性行为,因牵涉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故属于社会的性行为,异性恋、同性恋、群居杂交等行为都在此列。 按照对性行为的价值判断分: 正常的性行为:指为社会文化认可的性行为 性对象要求是成年异性,关系是法定的配偶,否则就可归为异常性行为。目前流行的看法认为,夫妇之间自愿和无害的性行为都是正常性行为。 异常的性行为:目前一般将性变异以及有害健康与违反社会道德的性行为视为异常性行为。 根据满足性欲程度分: 目的性性行为:能够达到较大性满足的性交或相当于完成性交(如能达到性高潮的手淫)的行为 过程性性行为:导向目的性性行为的调情或围绕实现目的性性行为的动作 边缘性性行为:日常生活中界于性行为与非性行为之间的行为,包括男女间眉目传情等 (二)基本理论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的基本观点 2、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基本观点 1、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的基本观点 (1)驱力 弗洛伊德假定有两大类基本的驱力: 同自我或自我保护有关的驱力,包括饥、渴及其他与生存有关的生理需要,它们是使个体生存所必须满足的 性爱的驱力,同性欲望和种系的繁衍有关 (2) 人格结构 本我 自我 超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不断的对立冲突过程之中。 a.本我是原始的无意识的本能,是基本的驱力源,包括性、攻击等。它以非理性的方式工作。本我遵从快乐原则,寻求不受约束的性、躯体和情绪快感。 b.自我是人格中现实性的一面.充当本我要求与环境间的调解员 c.超我是个人价值观的源泉,是习得的社会道德态度,包括良知和自我理想。超我寻求完善,代表人的社会性一面。 (3)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的阶段 口唇期(0岁 — 1 岁) 这时儿童主要通过吃奶和吸吮等口唇动作来获得满足快感。 肛门期(2—3岁) 这时幼儿以肛门的忍、排便行为为快感来源。这时也正是对儿童进行便溺训练的时期。 生殖器期(4—6岁) 大约4岁左右,儿童进入生殖器期,以生殖器为快感的主要来源。在这个时期,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儿童恋慕父母中异性的一方,男孩子恋母,女孩子恋父.通过对父母中同性一方“认同”来解决矛盾。 (4)潜伏期(7岁—12岁) 从七、八岁左右开始一直到青春期前,儿童进入潜伏期,这时,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注意发展各种为应付环境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5)生殖期(青年、成年)  起于青春期贯穿于整个成年期。虽然快乐源仍指向生殖区,但人们不只是寻求自我满足,而是考虑他人的需要,在性爱的基础上建立爱情关系。 2、霭理士的性心理学基本观点 (1)关于性心理学概念  性心理学指的是性冲动或性能的心理学,性心理即完成从“积欲”到“解欲”的圆满过程 (2)关于儿童性心理 儿童期的性冲动 “伊底帕斯情结”(阉割情节 与 阉割恐惧) 儿童的“自动恋” 儿童的“性变态” (3)关于“同性恋”及其治疗问题 “同性恋”:性冲动的对象指向同性而不是异性。 同性恋有三种现象: 第一种真正的先天性逆转现象 第二种双性两俱可恋的现象 第三种拟同性恋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