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Word教学设计设计(人教版).docx
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Word教学设计设计(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6.2.4《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课本中的整数乘法有紧密联系,特别是对于0乘以任何数等于0的规律有直接的应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运算中因数与积的关系,尤其是在因数中间含有0的情况下。
2.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通过使用乘法符号和数字进行运算,提升对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包含0的乘法问题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探索和验证乘法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②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含有0的因数分解,简化计算过程。
③能够识别并应用乘法中的特殊规律,如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乘法分配律在含有0的因数中的应用,特别是当另一个因数中含有0时。
②掌握在计算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因数中间的0,避免计算错误。
③在实际计算中,如何迅速判断并应用乘法中的简化规则,提高计算效率。
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将乘法运算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乘法分配律和含有0的因数乘法规则,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2.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和技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3.实施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乘法运算的过程,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运算过程,直观展示含有0的因数乘法的计算步骤。
2.运用互动式教学软件,设计练习题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结合实物教具,如计数器、小棒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和技巧。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0在数学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引导学生回顾0乘以任何数等于0的规律。然后,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乘法算式,如5×0=0,10×0=0,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结果。接着,教师提出:“那么,如果一个因数中间有0,我们应该如何进行乘法运算呢?”以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①教师讲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将含有0的因数分解,简化计算过程。例如,讲解2×305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2×300+2×5的原理。
②教师展示含有0的因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如2×405的计算,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并强调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因数中间的0。
③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运算中的特殊规律,如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①教师布置一些含有0的因数乘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②教师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计算物品的数量等。
③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每组选择一个含有0的因数乘法题目进行计算,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4.学生小组讨论
写3方面内容举例回答:
①如何正确处理因数中间的0?举例:2×405的计算,引导学生关注因数中间的0,并说明如何处理。
②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计算过程?举例:2×305的计算,让学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③如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含有0的因数乘法?举例: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让学生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5.总结回顾
内容: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分配律和含有0的因数乘法的重要性。然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运算规则?”“如何正确处理因数中间的0?”等。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用时: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与应用
-乘法分配律的定义:a×(b+c)=a×b+a×c
-乘法分配律的适用范围:在乘法运算中,当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时,可以先将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b+c)=(a×b)+(a×c)
2.含有0的因数乘法
-0乘以任何数都等于0:0×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