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基础上进行,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等乘法运算打下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规则,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情况下的计算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通过设计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和计算效率。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因数末尾有0时,如何简化计算过程。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直观演示和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末尾有0的因数如何简化乘法过程,将重点放在计算方法的直观呈现上。
2.难点:设计阶梯式练习,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规则。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突破思维障碍。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动画或游戏形式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黑板、粉笔
-课程平台:班级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相关教学软件、在线数学游戏、动画演示视频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计数器、小棒)、图片、图表、计算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上有几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算式是如何计算的吗?”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老师出示例题:200×30=6000,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个乘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另一个因数不是0的乘法,我们可以先忽略掉末尾的0,然后计算出结果,最后再在结果后面添上与末尾0相同的个数。”
3.老师出示另一个例题:500×40=20000,引导学生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计算出这个乘法算式的结果吗?”
4.学生尝试计算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5.老师出示一个稍微复杂的例题:3000×50=150000,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多个0,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呢?”
6.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多个0,我们可以先忽略掉末尾的0,然后计算出结果,最后再在结果后面添上与末尾0的总个数。”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出示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醒学生注意计算方法。
2.学生完成后,老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先忽略掉末尾的0,计算出结果,最后再在结果后面添上与末尾0相同的个数。”
五、布置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老师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完成质量,如有疑问可随时向老师请教。
六、课堂反思
1.老师提问:“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效果如何?”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遇到的困难。
3.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调整。
七、课后延伸
1.老师布置课后延伸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探讨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提高数学素养。
六、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故事中的乘法奥秘》:通过阅读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乘法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乘法中的趣味问题》:收集一些有趣的乘法问题,如“100个100减去100个1等于多少?”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乘法知识。
-《生活中的乘法应用》: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乘法实例,如购物、烹饪、旅行等,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编写一些含有末尾0的乘法算式,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计算,以加深对计算方法的掌握。
-学生可以探究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