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一书中指出: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要达到这点,教师要悉心研究,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一、精心设计教学案,为高效课堂铺路。
教学案中有:教学目标、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过程、收获与积累。教师除了要领会本节课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外,重点是学习过程的设计。在教学设计上要设计好讨论的题目。能激发起学生的愿望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促使其产生一种急于用自己的见解解决问题的愿望。比如在讲《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课前准备大小相同的圆、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用同样的标准测量长方形纸的面。我设计了长度有长度单位,重量有重量单位,面积是不是也需要面积单位来计量?用什么样的来测量一张长方形纸的大小呢?学生有的用圆形,有的用长方形,有的用正方形……大家边动手边思考。突然有人说:用形测量有空隙;长方形和正方形能铺满。这时有人又提议,正方形比长方形更方便。这时引出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
、创设师生平等研讨的课堂情境
在讨论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加以肯定,使学生在“言论自由”的氛围中获得成功感。
小学数学课堂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讲概念,学生与学生之间是个人之间的竞争,“小组讨论”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小组划分要遵循“一帮一”、“一对一”的原则,实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组员分工要做到“人人管人,人人被人管”,“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还要注意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讨论,在知识疑难处讨论,在解题策略上小组讨论。
这样学生合作团结,增强了合作精神,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操作实践把抽象的学形象化。
操作是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与教师提供的定向指导,通过动手操作解决教学问题,获得教学结论、理解教学知识的一种活动。再者,所谓操作就是指在在讲《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关键是让学生明白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16+7,我设计了一盒放满10个皮球,另一盒有6个皮球又买来7个,这时取了4个与原来的6个又凑满了一盒,学生清楚地看到满10个就够放一盒,是两盒又3个,即23。这样将抽象的满十进一变得具体形象,学生印象深刻。
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课时,学生拿着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形状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但都是由相同数量的小正方体摆成,即摆出的长方体体积相等。学生边摆边发现它们共同的规律是体积都正好等于长、宽、高的乘积,从而得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大家在摆的过程中发现了可以摆成一排,也可以摆成两排、三排,还可以上下放4排,一共可以摆出4种不同的形状。这四种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而且从中了12个小正方体可以摆4种不同的形状的长方体。比起干巴巴的用公式计算效果好多了。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发现的知识才是最有效的,也最能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皮亚杰曾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可以说,加强动手操作现代数学教学与传统数学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加强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遵循课程标准指出的: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而掌握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