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第2版教学课件作者王培兴第五章平面一般力系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平面一般力系第一节 力的平移定理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第一节 力的平移定理图 5-1第一节 力的平移定理图 5-2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一、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简化图 5-3二、 固定端支座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图 5-??4(2)MO=∑MO(F)=(150×22×0.1+200×55×0.2-200×0.08)N·m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图 5-5三、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讨论1.平面一般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偶的情形:FR′=0,MO≠0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2.平面一般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的情形(1)FR′≠0,MO=0 此时一个作用在点O的力FR′与原力系等效。(2)FR′≠0,MO≠0(图5-??6a) 此时,将矩为MO的力偶用两个力FR和″表示,并令FR= FR′=- ″ (图5-??6b)。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图 5-??63.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情形: FR′=0,MO=0四、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矩定理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图 5-7(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与主矢相同。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解得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一、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图 5-??8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2)画受力图。(3)列平衡方程。解得图 5-9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图 5-10解得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图 5-11二、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第三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图 5-12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图 5-13(2)再以轮O为研究对象。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解得FOx=-Ftanα图 5-14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解得FB=9kN图 5-15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1)以DB杆为研究对象,画出受力图,如图5-15b所示,图中FN1、FN2分别为CD杆和EF杆对DB的作用力,并假设杆件受拉。解得FN2=-2FN1(2)以AE杆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5-15c所示。图 5-16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解上面各式可得(2)取杆AB作为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显示出BC杆的内力),AB杆的受力图如图5-16c所示。复习思考题1.如图5-17所示,司机操作转向盘驾驶汽车时,可用双手对转向盘施加一力偶,也可用单手对转向盘施加一个力。图 5-17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2.如图5-18所示为一小船横断面示意图。图 5-183.简化中心的选取对平面力系的简化的最后结果是否有影响?为什么?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4.如图5-19所示作用在物体上的一般力系:F1 、F2、F3、F4各力分别作用于A、B、C、D四点,且画出的力多边形刚好闭合,问该力系是否平衡?为什么?5.如图5-20所示,当球拍的力作用在乒乓球边缘点时,该球将作何种运动?① 沿方向作直线运动。② 作旋转运动。③ 同时作直线运动和顺时针方向旋转。④ 同时作直线运动和逆时针方向旋转。图 5-19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6.如图5-21所示,梁由三根链杆支承,求约束反力时,应用平衡方程∑MA(F)=0、∑MB(F)=0和∑MC(F)=0或∑MA(F)=0、∑MC(F)=0和∑Fy=0能否求出?为什么?7.三铰刚架的AC段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为M(图5-22),当求A、B、C约束反力时,能否将M移到右段BC上?为什么?图 5-21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8.已知平面一般力系向某点简化得到一个合力,试问能否选一适当的简化中心,把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偶?反之,如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偶,能否选一适当的简化中心,使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为什么?9.已知一不平衡的平面力系在x轴上的投影代数和为零,且对平面内某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为零,试问该力系简化的最后结果如何?10.如图5-23所示,平面力系中F1= F2=F3=F4,且各夹角均为直角,试将力系由点A向点B简化。11.如图5-24所示平行力系,如选取的坐标系的y轴不与各力平行,则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是否可写出∑Fx=0、∑Fy=0、∑MO(F)=0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为什么?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图 5-2312.某厂房柱,高9m,柱上段BC重F1=8kN,下段CO重F2=37kN,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柱顶水平力F3=6kN,各力作用位置如图5-25所示。13.如图5-26所示铰盘,有三根长度为l的铰杠,杠端各作用一垂直于杠的力F。图 5-25第四节 物体系统的平衡14.不平衡的平面一般力系,已知∑Fx=0,且∑MO(F)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