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政支出分析6.ppt

发布:2019-02-15约6.42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6章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概述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融资 第三节 基础设施投资评审 第四节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的现状与改革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管理概述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二、基础设施的特点 三、基础设施的分类 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基础设施的界定 在这里,基础设施的含义,被限定为具有经济性的物质基础设施,即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包括道路、铁路、机场、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工程、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废弃物的处理等。 二、基础设施的特点 (一)基础性 (二)自然垄断性 (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性 (一)基础性 基础设施的基础性体现在两方面: 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其他生产部门进行活动的基础性条件。如一次、二次、三次产业的活动不可能不利用一定的交通、通讯、电力等; 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构成了其他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成本。正因为如此,基础设施又被成为社会先行资本,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性能和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连锁反应。 (二)自然垄断性 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基础设施具有大量的沉没成本 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服务的地区依附性。 规模经济性 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性 除了不拥挤的乡村公路外,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很少具有纯公共产品的性质,但外部性却并不罕见。 例如:水利工程、交通运输 认识基础设施服务的外部性有利于设计合理的基础设施收费制度。 三、基础设施的分类 (一)基础设施的两大类分法 (二)基础设施的三大类分法 (三)基础设施的七大类分法 (一)基础设施的两大类分法 通常在理论界将基础设施分为两类: 经济性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与排污、固定废物的收集与处理;管道煤气;公路、大坝、灌溉及排水用的渠道工程;铁路、城市交通、港口、水路以及机场等。 社会性基础设施包括:科学研究、教育、文化、卫生保健和社会福利等。 (二)基础设施的三大类分法 发展经济学家阿伦(Allen)将基础设施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资金密集式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灌溉和公共水利设施,如水坝、水渠、江河分流、排水系统、市场;运输设施,如公路、铁路、桥梁、船舶、飞机、港口、船坞;储藏设施,如储藏塔、货栈;加工设施,如机械设备、厂房建设;公共事业、电力、饮水、煤气。 第二类是非资金密集型基础设施。其主要包括教育机构、统计机构、科学研究和实验设施如实验室和试验站等,以及信贷和金融机构,卫生保健设施。 第三类是社会事业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法律、政治以及社会文化性质的正式和非正式机构。 (三)基础设施的七大类分法 按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可分为七大类: 交通。 水和污水处理设施。 垃圾处理设施。 电力的生产和配送设施。 公共建筑设施。 休闲设施。 通讯设施。 四、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 (二)基础设施是微观经济主体活动的基础。 交通运输、水、电和通信是企业经济活动的中间投入要素 基础设施服务提高其他要素的生产力 (三)基础设施决定一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融资 一、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二、基础设施的融资机制 三、政府与基础设施融资 一、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选择依据 (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的具体选择 (一)基础设施提供方式的选择依据 依据:基础设施服务的性质 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 一般由政府供给 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 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 (二)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的具体选择 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 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 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 基础设施提供中的政府失灵问题 政府提供基础设施的规模不一定适当 政府管理存在成本 征税的效率损失 征税导致的收入再分配挫伤生产积极性 税收超额负担 具有混合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非竞争性、排他性:市场提供 具有外部效应 税收、补贴、行政管制 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市场 二、基础设施的融资机制 (一)基础设施融资的基本原则 (二)基础设施融资机制的基本形式 (三)基础设施融资形式的具体选择 (一)基础设施融资的基本原则 效率原则 通过资金筹集,为基础设施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 不同定价方法与效率 公平原则 必须考虑全体的利益 定价的公平:使用者应弥补所消费服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