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3 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 政策性补贴 (价格补贴) 企业亏损补贴 债务支出 抚恤与社会福 利救助费 转移性支出 合计 绝对数 比重 (%)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绝对数 比重 1978 11.2 1.0 - - - - 18.9 1.7 30.1 2.7 1980 117.7 9.3 - - 28.6 2.3 20.3 1.6 166.6 13.2 1985 261.8 10.3 507.0 19.9 39.6 1.6 31.2 1.2 839.7 33.0 1990 380.8 9.9 578.9 15.0 190.4 4.9 55.1 1.4 1205.2 31.2 1995 364.9 4.6 327.8 4.1 878.4 10.9 115.5 1.4 1686.6 21.0 1996 453.9 4.7 337.4 3.5 1311.9 13.7 128.1 1.4 2231.3 23.3 1997 551.9 4.8 368.5 3.2 1918.4 16.7 142.2 1.2 2981.0 25.9 1998 712.1 6.4 333.5 3.0 2352.9 21.1 171.5 1.6 3570.0 32.1 1999 697.6 4.5 290.0 1.9 1910.5 12.4 179.9 1.2 3078.0 20.0 2000 1042.3 5.9 278.8 1.6 1579.8 8.9 213.0 1.2 3114.0 17.5 表3-6 我国财政支出中转移性支出及其比重(单位:亿元)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一)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职能结构和支出用途结构 (二)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结构 (三)当前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 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 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干预基地建设 参考论文: “十二五”时期的中国财政支出结构改革 /modules/ShowDoc.aspx?DocGUID=d5931044674e49dfa32fcae821b64afe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 主编 财政学Public Finance 王小君 副教授 办公室:15913 Email: 672090125@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共享QQ:1357517041 密码:wang123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教学要求: 1.掌握财政支出的类型 2.了解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财政支出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思考题: 1.试述“瓦格纳法则”的基本原理。 2.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3.从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分析入手,谈谈我国近年来的财政支出改革成效。 4.结合我区财政经济发展情况,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一.按财政功能分类 二.按支出用途分类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 财政支出分类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 财政支出经济性质的分类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补偿(重置投资) 净投资 补偿基金 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 消费 总投资 消费社会总产品 再生产价值 再分配 分配 社会总产品价值 M C V 图3-1 社会总产品的运动过程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 (一)经常性支出 (二)资本性支出 五.国际分类方法 (一)按职能分类 (二)按经济分类 《财政学》(第六版) 陈共 主编 1一般公共服务 1经常性支出 2国防 (1)商品和服务支出 3教育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