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ppt

发布:2019-03-14约4.21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必须限定在市场失灵领域,从而决定了财政支出的范围也只限于市场失灵领域。 章前阅读: 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人街谈巷议最多的是 “ 非典” ,为消灭 “ 非典” ,中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仅北京市,政府就一次性拿出4亿元专项经费,用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属于政府临时性财政开支。 倘若把整个财政资金比做蛋糕,那么,各项财政支出就像是切蛋糕。具体到我国,这个蛋糕有多大,该如何切,切几块,每块所占的比重是多少,才算切得合理,才能把财政资金用得恰到好处,使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 2011年,安徽省财政支出完成2695.8亿元,而全省财政民生支出2105.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78.1%,其中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类支出较多。 任务分析: 一是要弄清楚财政支出的分类。 二是要弄清楚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分类角度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二、按财政功能分类 社会管理支出——趋势 社会管理支出——趋势 课前回顾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支出用途 二、按财政职能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进行政府投资所需的各种商品或劳务的支出。 转移性支出:政府按照一定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单方面转移给居民和其他受益者。 四、按支出产生效益时间分类 五、我国政府新预算支出分类改革(2007) 按支出功能分类(17类) 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教育、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其他支出、转移性支出。 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12类)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其他支出。 注意: 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应强烈。这种不良风气必须坚决制止。”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的这段话为各级政府敲响警钟! 新闻: 安徽财政穷县望江县建设办公楼超标准装潢 如何控制政府支出规模? 如何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习题: 一国2011年、2012年财政支出分别为4万亿、5万亿 GDP分别是20万亿、25万亿 求衡量指标?? 二、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一)瓦格纳法则 德国经济学家 瓦格纳19世纪考察几个先进的工业国家的公共支出后,于1882年提出财政支出规模无论是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存在增长 瓦格纳法则统计图 (二)梯度渐进增长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在1961年对英国1890~1955年的公共部门成长情况进行研究,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财政支出规模膨胀的原因。 (三)经济发展阶段论 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 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 发展的中期阶段 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经济达到成熟阶段 公共支出转向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且增长快于GDP的增长速度,导致财政支出规模膨胀。 (四)官僚行为增长论 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美国经济学家尼斯克南认为,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利越大,因此官僚机构的目标是机构规模的最大化。 这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使财政支出规模超出了公共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的支出水平。 总结: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不论是绝对规模还是从相对比重来看,都呈现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趋势,原因: (1)经济性因素 (2)政治性因素 (3)社会性因素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 我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趋势 《中国统计年鉴》069 思考: 为什么财政支出规模呈现“U”型的发展趋势呢?? 本章归纳总结 通过基础知识的介绍,财政这个蛋糕按照不同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划分,且财政这个蛋糕的规模发展有增长趋势,这就使得政府必须考虑 “ 怎么把这个日益增大的蛋糕切得合理”的问题,为此: 政府对现行财政支出结构进行了调整:保证适度的预算内投资规模;加大对农业和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增大教育、科研投入;严控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增加社会保障经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等。 习题: 1、按财政功能分类,所占数额最大的是: A 经济建设支出 B 投资性支出 C 行政管理费 D 积累性支出 2、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 公务员工资支出 B 桥梁建设投资 C 国家储备支出 D 购置交通工具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