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政学财政支出分析.ppt

发布:2016-03-21约6.49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财政支出概述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 第三节 财政支出效果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规模 考察意义 财政支出的规模既反映政府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也反映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一)绝对指标 --用于考察财政支出的绝对数额; --其特点是能够较直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现状和变化情况。 (二)相对指标 指财政支出总额与其他相关经济指标,如同GDP等的比值。 1、财政支出增长率 2、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3、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4、财政支出弹性 5、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6、人均财政支出 二、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财政支出的规模 1、 总规模 1978年—2008年我国财政支出总规模情况(见教材P58); 2、相对规模 1978年—2008年我国财政支出相对规模情况(见教材P58);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情况(单位:亿元) (三)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分析 1、瓦格纳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 德国财政学家瓦格纳,于1882年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的公共支出增长理论。他指出由于以下原因,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长期趋势。 国家活动规模扩大是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的政治因素; 工业化、城市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公共支出增长的经济因素。 指出公共支出呈现出一种不断上升的长期性趋势。   3、发展阶段增长论(也称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重要研究成果)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公共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经济发展中期,公共积累支出在整个社会总积累中所占比重会下降。经济发展进入成熟期,公共积累支出又将出现新的较高增长,公共消费支出也会增长。 在政府转移支出方面,随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转移支出占GNP的比重,要取决于政府再分配的目标。 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1、经济性因素   国家经济干预、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波动等 。 2、政治性因素   国际政治的复杂化和国家职能的扩大化。 3、社会性因素   如人口与环境保护压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分工的复杂化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政支出规模。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对象分类 (二)按国家预算体制分类 (三)按国家职能分类 (四)按财政支出的补偿性分类 (五)2006年新的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对象分类 1、纯公共产品支出 2、私人产品支出 3、混合产品支出 (二)按国家预算体制分类 1、中央财政支出 2、地方财政支出 (三)按国家职能分类 1、支出项目有: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 2、这种分类的意义: 按国家职能对财政支出分类,能够明白地揭示国家执行了怎样一些职能以及侧重于哪些职能; 对一个国家的支出结构作时间序列分析,便能够揭示该国的国家职能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对若干国家在同一时期的支出结构作横向分析,则可以揭示各国国家职能的差别。 (四)按财政支出的补偿性分类(是否与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 1、购买性支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其特点是: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2、转移性支出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其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 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3、这种分类的意义 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 (五)2006年新的财政支出分类 1、按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